许多人其实身在多变炒股原则当中而不自知,有时我们是趋势投资者,有时又是价值投资者,还有一些时候,我们想抓住那些成长迅猛的股票。
根据美国学者劳伦斯·柯明汉姆的分类,当今世界上有5类投资者模式占据了统治地位,仔细对比这5种模式,相信作为散户的你我能融会贯通,而每种模式中的代表人物,在本文中也都有详细地介绍。
第一是价值投资者。他们依靠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基础分析,找出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这种战略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提出,最佳实践者是巴菲特。
第二是成长投资者。他们致力于寻找那些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菲利普·费雪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采用这种价值投资战略的变种,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20世纪80年代对其进行了大胆的扩展。
第三是指数投资者。他们通过购买股票来复制一个大的市场细分,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先锋基金的创始人约翰·博格在20世纪80年代推广了这种战略。
第四是技术投资者。他们采用各种图表收集市场的行为,以此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及其他“动力”指标。这种战略被《投资者商业日报》的创始人威廉·欧奈尔大力推荐,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广泛采用。
第五是组合投资者。他们确知自己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水平,并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承担这个风险水平。这个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70 年代得到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的完善。20世纪70年代初,这种战略因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伯顿·马尔基尔的名著《漫步华尔街》开始流行。
事实上,所有投资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价值投资者和成长投资者认为价值和价格是不同的;指数投资者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技术投资者只关心价格不关心价值;组合投资者则认为价格就是价值。很明显,价值投资者对技术投资者与组合投资者不以为然(反之亦然),而对指数投资者可以接受。
《Value》杂志主编张志雄在《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一书的“导读”中对林奇和聂夫进行比较,由此可以看出风格迥异的投资人都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写道,让我们把林奇和聂夫的风格比较一下,你就会觉得很有趣:林奇是兔子,聂夫是乌龟,与传统的龟兔赛跑不同的是,林奇是只勤奋的兔子,聂夫是只有激情的乌龟,谁都不比谁差。
读林奇的书,总会让人豪情万丈,以为自己明天就可以找到一大把成长10倍的股票;读聂夫的书,会让人觉得投资很难,也许你终于找到了一只成长10倍的股票,可由于你没有坚忍的耐力,结果就亏损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