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战略方案之来自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压力
一些大股东们表示要“斟酌”其他的持股战略方案,并以此对管理层施压。这是又一个警示,即这个投资者可能与另一家有收购意向的公司展开了接洽。我已经见证了类似的情况反复发生。这种阴谋诡计总是令管理层头疼不已。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在实益拥有人和公司管理层之间产生实质的公开争论之前,以及在任何形式的交易产生之前,这都是买入股票的好机会。个人投资者如何才能发现这些阴谋诡计呢?通常来讲,他们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评论员或者市场时事通讯来获得这些信息。
近期的一个例子是美国第七大生物科技公司医学免疫公司(股市代码MED。我在2007年1月15日出版的《商业周刊》“华尔街内幕”专栏中曾写过该公司,在文章中我披露了医学免疫公司大股东矩阵资产咨询公司在其董事长戴维·卡兹主导下向医学免疫公司管理层发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敦促管理层将公司出售。卡兹的观点是公司业绩迄今为止毫无起色。矩阵咨询公司拥有180万医学免疫股票,他力劝董事会寻找一位战略性买家,并着重强调医学免疫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产品和知识产权,它们的价值能够通过大型制药公司得到很好的市场化,比如辉瑞、默克、葛兰素史克或强生公司。医学免疫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喷鼻型流感疫苗 FluMist,以及治疗婴儿呼吸道感染的注射型抗体 Synagis。
公司当时的交易股价为每股33美元,卡兹认为它至少值每股45美元。在我的文章发表几周之后,亿万富豪激进投资者卡尔·伊坎的身影就浮出了台面。他收购了股票,并且在给美国证监会的报表中宣称已经累积了该公司1.1%的股份。这项举动促使公司股价上扬至每股40美元。伊坎要求在董事会有一席之地,并警告管理层他想要出售该公司。
2007年4月16日,公司管理层向伊坎许诺将会寻求“战略性选择方案“以提高公司股价,于是伊坎放弃了在董事会觅得席位的计划。自此之后公司股价攀升到每股45美元的新高。到了6月,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以156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将股价推升至每股57.97美元。其他类似于医学免疫公司的故事证明了跟随内线人士的重要性。我在专栏文章里评论股票后,个人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去买入股票并获得厚利。
大量案例最终都是以大股东增持股份后进行收购交易而告终,那么我们看看那些被收购的公司后来的情况。尽管公司内线人士或者大股东买入大量股票后,股价飙升,但有些公司最终并没有被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