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来说,多一家上市公司,意味着多一个利税大户,多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无不视上市公司为宝贝疙瘩但一些上市公司由于自身的资产状况每况愈下,暂停上市实属情非得已。
上市公司的数量是衡量地方政府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保证壳资源的不退市,是地方政府的底线,这甚至被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看待尤其是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如果暂停上市甚至退市的话,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很可能被追究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这可不是谁轻易能够担当得起的。
因此,为了挽救公司,地方政府会不遗余力地引进重组方,以期实现浴火重生,各方皆大欢喜。而对于亏损的民营企业来说,地方政府当然不会像对待国企那样压力那么大,但民企同样是当地的名片,利税、就业岗位的贡献者,所以政府也是能救则救。而且现在除了沿海几个大省以外,其他地方的上市公司数量都不多,政府当然更是珍视有加。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审核制度为核准制,一家公司从改制、辅导、保荐、审批、发行到上市,不仅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过程,还要完成一系列烦琐的工作程序。而且上市资格的最终获得还要受制于产业政策。
一般而言,对于国资背景的亏损公司,其重组的确定性要大于民企背景的公司。但正如上节所讲,由于A股市场壳资源的稀缺性,实际上任何一家亏损公司都是“香饽”,所以,如果要投资暂停上市股的话,背景问题只是一个考量因素,并非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投资暂停上市股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答案是:小股本、低股价。
投资暂停上市股,就是赌公司重组后“乌鸦变凤凰,那么选择即将暂停上市的公司必须有吸引重组方的条件。只有优秀的重组方借壳,投资者才能利益均沾。
由于在重组过程中,必然涉及向重组方增发股份购买资产,对于小股本的上市公司,重组方无须耗费太多资产,就能够取得较多的股权。以*ST远东(000681.SZ)为例,其总股本仅1.99亿股,流通盘达到1.62亿股,即使重组中定向增发2亿股,占股比例也很容易达到50%但如果总股本是4亿股的ST公司重组,要达到持股比例50%就需要增发4亿,重组的成本也就翻了1倍。所以,股本小的公司最受重组方青睐。
如果壳资源的股本太大,重组方不仅要花大价钱才能盘下,关键是重组时很可能要进行缩股,这对于投资者的利益损害是非常直接的。例如,已经暂停上市的S*ST北亚(600705.SH)原来的总股本是9.797亿股,后来披露的重组方案是将流通股东原来的每10股缩成3.58股,结果遭到中小股民到法院集体维权。如果是对壳资源有研究的投资者,就不会参与这样的股票。
与小股本如影随形的,是较低的股价。
如果一个重组方资产的评估值是12亿元,在公司的股价是每股6元的情况下,重组方只能获得2亿股,但如果公司股价跌到每股3元,重组方就能获得4亿股。重组方的任何条件都没有发生改变,获得的股份却是前一种方式的1倍,因此他们当然更喜欢低股价的公司。
还一个重要原因是,A股市场一直有“恐高症”,投资者更喜欢炒作低价的股票。因此,重组股如果股价低,日后的上涨动力也更强。纵观近年来恢复上市后暴涨的股票,无一不与低股价有关。如果暂停上市之前的股价过高,那么重组后股价上升的空间就非常有限,赚钱效应也就不那么强。
如之前所述股价一日暴涨10倍的ST黑龙,停牌前的股价就只有每股0.98元。即使上涨了10倍,首日的收盘价也只有每股10.85元,在整个市场丝毫不起眼。
另一个比ST黑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顺发恒业(000631.sZ),恢复上市当天,以每股6.84元开盘,涨幅超过了900%而这还未抑制住其涨的激情,开盘后不到一分钟时间,顺发恒业就直线飙升至每股14.88元,涨幅达到了1857.9%。最终,顺发恒业收于每股10.30元,涨幅为1255.26%全天来看,顺发恒业就只成交了4笔,开盘集合竞价一笔,开盘后一笔,尾盘集合竞价时两笔。全天换手率为6.61%,究其原因,该股停牌前股价只有每股0.6元虽然涨幅这么大,但收盘价也只有每股10.30元,同比一些地产公司,价格并不算高。然而,随着投资者对于暂停上市股的投资价值日益了解,不少人纷纷涌入这个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