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道路越走越宽,中国人的朋友就越来越多,在中美贸易争端曲曲折折谈了一年之后,在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的今天,不禁让人有了这样的感触,“一带一路”的意义究竟有多深远?答案不是现在可以简单给出的,它还有无限的想象力。
同样,让人深有感触的,是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在央视“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共筑未来》中的亮相,英国街头的“国宝车”红色大巴,是一个中国品牌,还来自匈牙利的工厂。有意思的是,红色大巴深受伦敦人喜欢,一位98 路车的驾驶员达姆就这么说,“大家都更喜欢开比亚迪纯电动,因为可以成为牛津街上的马路之王。”
这种情况要在十年前来预测,也是需要想象力的吧?一家企业如果和“一带一路”深度绑定,它的未来也会有无限的想象力。
伦敦街头的这些红色大巴,出自2017年4月比亚迪在匈牙利北部城市科马罗姆所建的工厂,这家工厂主要生产纯电动大巴和纯电动旅游客车,当年9月,该厂生产的首台客车就已经下线。到目前为止,比亚迪电动车的足迹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是进入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唯一中国汽车品牌,截止2019 年3 月,比亚迪已经向全球合作伙伴历年累计交付各类纯电动巴士超过5 万辆。
2013年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要实现的是共赢共享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契合的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所以,比亚迪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也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受益者,在给世界带去智能、绿色交通生活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成功的海外跨越。
不管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都不能描述比亚迪的海外之路,这个过程其实是一家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入世界,造福人类的美好历程,王传福不知不觉又走在了很多中国企业家的前列。
经过了很多事之后,我们才知道,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并不好走,老话说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今天我们看到的王传福和比亚迪的成功,其实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背后的艰险并不是一般人想象得到。
一个简单的逻辑,那就是比亚迪的海外之路,和“一带一路”的深度契合,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实践上,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海外之路,都是跟“一带一路”一路随行的,这也许是王传福得以成功的首要原因,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企业、所有人都能在“一带一路”上随随便便成功。
要让匈牙利当地生产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开上英国伦敦的街头,企业的格局和能力,缺一不可,布局“一带一路”是大格局,站稳“一带一路”是能力的突破,缺一不可,对于王传福和比亚迪来说,这已经是一种“定式”了,不止一次地产生“正反馈”。
有了格局,就会有能力突破,有了能力突破,就会实现旧格局,上了一个新台阶后,看到一个更大的格局,然后再去突破更大的能力,所以,也不知道,究竟是能力成就了格局,还是格局成就了能力,但这肯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然后是传统汽车产业,然后是新能源车,工厂和市场,首先是国内,然后是海外,这些都在一条螺旋上升的路径中,布局海外,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开花结果,这些都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今天看到的比亚迪在“一带一路”上的成绩,就是这样的果实,水到渠成也好,功到自然成也罢,都是一个意思。
回过头来再看,比亚迪新能源车在“一带一路”上开花结果,有什么必然性?一个关键点可能就是中国智造。
比亚迪新能源车现在的成绩,比亚迪人是归功于自己雄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的,到目前,比亚迪已经掌握了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新能源汽车的30%-50%,而比亚迪正好拥有20 多年的电池研发经验,在动力电池领域具备强大的实力。
我们都知道,中国过去一二十年的经济成功,在于中国制造,在于中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工厂,把产品出口到全世界,那么未来的一二十年呢?中国智造,其实就是中国制造的合理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拥有了一个新比较优势之后,所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一家中国智造企业,在“一带一路”上取得成功,还有什么比这更符合螺旋上升逻辑的事呢?放开了说,这是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一个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家企业实事求是,顺应自身能力,一步一个脚印,趟出来的成功,是比亚迪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交的一个最佳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