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龙虎榜:资本家如何利用大数据杀熟?细看阳光下的罪恶
为什么手机越贵打车费越高?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出现“千人千价”的局面?大数据杀熟是不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大家好,我是喜欢经济学的浪哥。
兄弟们,之前给大家讲反垄断的时候,提到了一个经济学名词叫价格歧视,浪哥说以后单独出一期视频讲它。今天浪哥就来填坑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软件打车的时候,往往手机越贵,越容易给你匹配到一些“舒适性”的车型,当然车费也就越高。当你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打车,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打到车,但当选择加价后,就很容易被接到单。甚至有的时候,同样的路程,同样打车,新注册用户的费用要比老用户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数据杀熟。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包括之前也曝过新闻,说苹果手机订机票、订酒店价格要贵比安卓手机贵一些。
这些现象在经济学里都是价格歧视。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现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简单来说一句话,同样的东西,对不同人价格不一样。大数据杀熟就是很好的价格歧视例子。那凭啥买相同的东西我要比别人多花钱呢?就因为浪哥帅吗?价格歧视是不是侵犯了我作为消费者的权益?是不是违法?
讲之前,还是先给大家普及一波知识。经济学将价格歧视分为了三个等级。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每一件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说白了,“千人千价”,按你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卖给你。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先引入一个新的经济学名词,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也可以理解为商家让利给消费者的部分。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现在一个足疗桶市场价格是50元。对浪哥来说不是啥必需品,浪哥最高只愿意花30元买,消费者剩余就是30-50,得到一个负值,很明显这个足疗桶的价格浪哥接受不了,浪哥也不会买。但对于同事老张这种资深足疗爱好者来说,一天不足疗他就活不下去,他愿意花100元去买个足疗桶。这时候消费者剩余就是100-50=50元。对于老张来说,只要100之内,消费者剩余都是正的,他都愿意买。商家卖50,是不是相当于把剩下的50让利给了老张。
我们再设想一下,50元的足疗桶,只能卖给那些心理价位高于50的消费者,且把部分利润让利给了消费者。商家面对浪哥和老张两个消费者,他只能卖给老张。那怎么实现利润最大化呢?大胆点,直接卖给老张100,卖给浪哥30。这样我们两个人都会消费。别的消费者有心理价位70、80、20的也全都按照他们的最高心里价位卖。当然,前提是不亏本卖,且消费者之间不会交流价格。这样下来,商家就会赚到所有利润,消费者剩余为0,消费者被完美收割。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是不是听起来就狗的很?
不过一级价格歧视在传统商业买卖中几乎不可能实现,都是明码标价,统一价格,商家不可能因人定价。消费者也不可能直接把心理价位透露给商家,像老张这种资深足疗的,你让他出价,他也会说我平时不咋足疗,我觉着就值20。谁还不是个小机灵鬼呢?可能只有在夜市地摊,商家和消费者不停的讨价还价,互相试探中,才更接近以心理价位成交。
但是,兄弟们,现在不一样了,有大数据了,大数据可以记录你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习惯,来估算你的心理价位。同样的商品,同样的标价,我有一张优惠券你气不气?甚至同样的商品直接就是按照不同的价格推送给你。比如开头说的不同价格手机购买相同商品时的价格差异,大数据杀熟追求的就是一级价格歧视,千人千价。真是不当人,想方设法的收割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