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美元的大错
在前面几章中,我的目的是确定一般的交易原则。在后面几章,我将专门解释一下我的公式:时间因素+资金管理+情绪控制。在考虑这些一般的交易原则时,应该说有太多的投机者是凭着冲动买进或卖出的,他们几乎在一个价位。上不断地跟进。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
让我们假定,你想买进某只股票500股。第一笔先买进100股。如果市场上涨,作为一种“试探”,再买进100股,看看你的判断是否正确,然后依此类推。但以后每一笔交易肯定是在比前一笔交易“高的价位”上买进的。
在卖空的时候,也应该遵守这个原则。除非是在比前一笔交易更低的价位上卖出,否则千万不要再卖出。遵循这一原则,你将比使用我熟悉的其他方法更加接近正确的一面。这-程序的原因在于,你的交易自始至终都表明是贏利的。你“进行”交易这一事实向你证明,利润就是你正确的证据。
根据我的交易实践,你首先应该:
估计某一股票的市场大小。
其次,重要的是,决定你应该在什么价位上进入市场,即最初的“买”点;或者如果你是卖空的话,最初的“卖”点。
研究你的价格记录本,仔细研究过去几个星期的市场行情,寻找关键点。在你所选择的股票达到你事先确定的那个点的时候,如果行情真的开始上升,那就是你投入第一笔头寸的时机。
在建立第一笔头寸后, 要明确地确定,如果你的计算是错误的,你愿意承担多少钱的风险。
即使根据这种理论,你开始做的一两次交易也可能会赔钱。但要坚持,不管什么时候达到你的关键点,你都不要放弃再次进入市场,这样,在市场行情真的出现时,你就肯定已经在市场之中了。简单地说,你不能出去。
不过,仔细地选择时机是非常重要......操之过急,是要付出代价的。让我告诉你我是如何由于没有耐心,没有仔细地选择时机而损失100万美元利润的。在我给你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堪,真想把自己的脸背过去。
很多年以前,我非常乐观地看好棉花。我形成了一个明确的看法,即棉花市场即将出现一个很大的涨势。但是,就和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市场木身并没有开始上涨。可我一得出我的结论,就很快扎进了棉花市场。
我最初在市场上买进了两万包,这单交易使原本呆滞的市场上升了15个点。后来,在我这一单交易的最后100包成交后,市场开始下滑,24小时之内回到了我开始买进时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上,市场沉睡了好几天。终于,我烦了,就全部抛了出去,包括佣金在内,损失了大约3万美元。自然,我那最后100包是在回落时的最低价卖出去的。
几天之后,市场又一次吸引了我。它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或者说,我就是丢不掉我原来认为它将出现一个很大的涨势的念头。于是,我再次买进了两万包。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买进的时候,市场在向上跳,而我买完之后,“砰”地一声又跌回到原位。我不愿意再等待了,因此,我又全部抛出,最后一笔又是在最低价位上抛出的。
6周之内,这种赔本的操作,我竟重复了5次,每次操作的损失都在2.5万~3万美元之间。我对自己很生气,我白白扔了将近20万美元,沮丧极了。
于是,我命令我的办公室经理哈里达切,让他在我第二天早上走进办公室之前搬走棉花报价机。我不想禁不住诱惑,再看一眼棉花市场。这太令人沮丧了,在投机领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情绪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就在我搬走棉花报价机,对棉花失去任何兴趣的两天后,市场开始上涨,而且一直上涨到500点才停了下来。在那次明显的上涨中,只有一次幅度为40点的大的回落。
就这样,我失去了由我自己判断出来的最具有吸引力、最稳当的一次交易机会。
这里有两个基本原因。
首先,我没有耐心等待心理时刻的到来,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开始我的操作。我已经知道,如果棉花卖到每磅12美分,它就正处在向更高价格发展的过程当中。但是,我修炼的程度还不够,没有那份耐心,没有继续等待。我的想法是,我必须在棉花达到买入点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多赚一点, 所以,我没有等到市场时机成熟就动手了。结果,我不仅损失了大约20万绿花花的美元,还失去了赢利10万美元的机会。按照原来我早就盘算好的计划,在超过关键点之后,我将连续跟进,买进10万包。如果这样,我就不会错失从这次涨势中赢利200点或者更多的机会了。
其次,仅仅因为自己判断失误,就迁怒于棉花市场,这不符合稳妥的投机程序。我的损失完全是由于缺乏耐心造成的,没有耐心地等待恰当的时机来支持事先已经形成的看法和计划。
从那次以后,正像大家都应该学会的一样,我也学会了犯了错误不要找借口,应承认错误,并尽可能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我们都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是错误的。市场会告诉投机者他什么时候是错误的,因为他正在赔钱。当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是他了结出市,接受亏损,尽量保持微笑,研究行情记录以确定导致他犯错误的原因,等待下一次好机会的时候。他所关心的应该是一段时间的总体结果。
甚至在市场及时告诉你之前,你就应该明显地感觉到你的错误。这是一种潜意识的信号,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信号,这种信号的根据是对过去市场表现的认识。有时候,它是交易原则的先遣队。下面我将更充分地加以说明。
在20年代末的股市看涨期间,有时候我同时持有数额相当大的好几种股票,而且持有的时间还很长。在这期间,不管自然回落什么时候出现,我从来不对我的头寸感到不塌实。
但是早晚有一天,在市场收盘之后,我会变得焦躁不安。那天晚上,我会发现我睡得很不塌实。有些东西会钻到我的脑子里来,于是我就醒来,开始考虑市场问题。第二天,我会儿乎不敢看报纸。某种不祥之兆好像要发生。但我可能认为所有事情看起来都是玫瑰色的,我的那些奇怪的感觉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市场开盘的时候,价格也许会比较高,市场的表现也许很完美,市场也许正处在一次上升的最高峰。在这个时候,人们如果想起有一个人在晚上睡不着觉,简直会笑出声来。但我已经知道这没有什么可笑的。
因为再过一天,故事就面日全非了。没有什么灾难性的坏消息,只是因为在市场长时间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个转折点。那天,我真的感到困惑了。我不得不赶快把手头的一大堆头寸抛出去。仅仅在前一天,我还能在距离最高价位两个点的位置上轻松地抛出所有的头寸。然而今天——真是天壤之别啊!
我相信很多操作者都有过相似的经历,从市场本身来看,似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然而就是此时此刻,微妙的内心世界常常已经闪起危险的信号。只有通过对市场长期研究和在市场上长期的摸爬滚打,才能慢慢培养出这种特殊的敏感。
坦率地说,我总是对自己内心的暗示持怀疑态度,一般来说,我宁愿采用客观的科学标准。但事实是,在很多时候,我之所以有很高的收益,就是因为我注意到了那种极为不安的感觉。
交易过程中的这种微妙的感觉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只有那些对市场表现敏感的人,只有那些根据科学的市场形态进行思考,并以此来判断价格运动的人才能感觉到这种危险。对普通的投机者来说,看涨或看跌的根据只不过是无意间听到的一些消息或一些公开的评论。
一定要记住,在各种市场上进行投机的人有好几百万,但只有少数人把他们的全部时间都花在投机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投机只不过是碰运气的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事情。即使在那些精明的生意人、专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看来,投机也只是他们不会花很多心思的副业。如果不是某个经纪人或某个客户时不时地向他们提供一些诱人的消息的话,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买卖股票的。
偶尔,一些人也开始进行交易,因为他们从在某家大公司的内部委员会任职的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条热门的内部消息。让我在这里讲一个假设的例子吧
假设,你在一次午宴或晚会上遇到了一个在某公司任职的朋友。你们先聊了一会一般的商业话题。然后,你向他打听他们公司的情况。噢,生意不错,刚刚渡过难关,前途很光明。是啊,在这个时候,它的股票是很有吸引力的。“ 确实,现在正是买进的好时候。”他肯定会这样说,也许还是带着一片诚意地说。“ 我们的赢利很可观,实际上,好几年都没有这么好了。吉姆,你肯定记得,,上次我们公 同生意不错的时候,我们的股票卖多少钱。”
你心动了,想马上买他们公司的股票。
每次出的季报,都显示公司的业绩比前一季度好。 公司还宣布派发额外红利。这只股票的价格一再上涨。于是,你情不自禁地做起了纸上黄金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公司的生意开始急剧滑坡。但没人告诉你真相,你只知道这只股票的价格急剧下跌。于是,你急忙打电话给你的朋友。
“是啊,”他会说,“这只股票跌了一大截。 但看起来这只是暂时的。营业额是有些下降。看空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就发难了,这主要是卖空造成的。”
也许,他还会说一大堆废话,但就是不说真实的原因。因为毫无疑问,他和他的同事持有这家公司的很多股票,而且在他们的生意出现严重滑坡的第一个明确信号起,只要市场能承受,他们就能多抛就多抛,能快抛就快抛。如果告诉你真相,就等于邀请你参加他们的抛售大竞赛,或者邀请你们共同的朋友参加这场抛售大竞赛。如果这样做,他们怎么能保住他们白己呢?
因此,很简单地就能懂得,你的朋友,那位公司内部的企业家,为什么能很容易地告诉你什么时候买进,但是他不可能、也不愿意告诉你什么时候卖出。因为那样做,就等于是背叛他的同事。
我总是劝你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随时记下一些有趣的市场信息、将来也许有用的一些想法、也许时不时会重新琢磨的一些主意,以及你在观察价格运动时得到的小小的体会。我建议你在这个小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上一不,最好是打印出来:“小心内幕 消息....一切内幕消息概不例外!”
有句话不能不经常说,即在投机和投资中,成功只属于那些尽心尽力的人,天上不会掉下馅饼。这很像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的故事。他饿得不行了,壮起胆子,走进一家饭馆,点了一客“大份的、谗人的、厚厚的、带着酱汁的牛排”,然后对一个上了年龄的服务员说:“ 跟你们老板说,快点。”过了一会儿,那个服务员慢悠悠地回来,嘀嘀咕咕地说,“ 我们老板说了,如果有这么好的牛排,他自己就吃了。”记住,即使天上真的掉下钱来,也不会有人把它塞进你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