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活动中,基本面分析是指通过研究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来指导投资活动。其有效性来自于均值回归理论,即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扰动,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价格可能大幅低于(高于)价值,但长期来看,价格的走向会和价值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面研究对于短期价格的预测意义是很有限的,因此如果试图通过基本面研究来辅助短期限的投资决策,极有可能会很不适应。基本面的视角,一般长期视角,是专注于价值的变化的,而价值本身,并不会因为价格短期的上涨或者下跌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价值的变化,需要时间,需要耐心。
明确研究标的所属的范围。一般而言,研究标的都在经济领域,其核心的区别在于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强弱。对于未来收益可预测性强的投资标的,可以归为固定收益类产品,这类产品的基本面体现在利率走向和违约风险上;对于未来收益可预测性弱的,可以归为非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权益和商品,这类产品的基本面体现在供给和需求上,权益类可能会更复杂,因为涉及投资主体的分析。一般来讲,市面上核心的基本面分析,都指向权益类的标的。
以权益类为例,继续明确研究标的的经营类型。这里的经营类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资产属性。
公司本身是属于重资产还是轻资产的属性,对公司的价值影响是很大的。重资产类公司往往具备较强的资金壁垒,而轻资产类公司往往具备较好的技术和人才壁垒。这一点在公司未来竞争力的体现上有非常大的区别。
其次,所经营产品的生命周期。如果公司提供的产品是长生命周期的,比如很多消费品,比如公用事业,那么公司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极其清晰,现金流的可预测性也会很清晰。如果所经营的产品生命周期并不长,比如很多消费电子产品,那么公司的商业模式就要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产品序列要做到足够丰富,以面对下游需求的快速迭代。
所在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市场结构。
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已经处于中低速增长,那么一定要关注行业的未来是稳定的还是萎缩的,如果是不断萎缩的,那么需要警惕,如果是稳定的,那么需要关注市场结构,即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的行业地位。如果所处的行业处于较快的增速,那么要关注行业发展中产业链最有竞争力的环节在哪里,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发展速度,如果抵御大量的新进入者破坏式的竞争(打乱价格体系,自损1000,伤敌800)。
公司的商业模式梳理。
这个时候对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细致的理解再合适不过了。一个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产品形态,渠道,消费者关系,产业链合作,成本结构等等,都可以在这个环节搞清楚。这个环节需要较多的商业经验,但如果分析的多了,就自然知道利害。很多典型的商业分析工具,都围绕着商业模式来进行,比如波特五力,比如SWOT等等。
在清楚了经营类型之后,可以进一步来关注财务性分析了。财务性分析并不需要特别系统化来进行,抓住关键点即可。
首先,明确各类经营类型的核心财务指标体系,比如轻资产要关注什么,重资产要关注什么,生命周期长的要关注什么,生命周期短的要关注什么,ToB类要关注什么,ToC类要关注什么,市场占有率高要关注什么,市场占有率低要关注什么。这些需要非常多是实战案例积累才能逐步清晰,这里就不多列举了,真正想做基本面分析的,做个一两年,这些东西都是“其义自现”。
其次,财务分析本身不是用来做预测的,是用来检验公司经营类型的。某一个经营环节的强弱,都可以在财务方面呈现出来。这就好比体检一样,财务就是一项项的指标。举个栗子,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销售费用比率就很讲究,因为销售费用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花掉,做广告,给渠道,让利消费者等等,如果你发现公司的销售费用很低,那么低到底是低在哪了,为什么可以这么低,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非常细致的回答,但凡与众不同,必须其根源性的原因。这样以来,通过财务反溯经营,就能对公司的细节有深刻的洞察。
最后,财务分析也有其独立的意义。核心考量有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主要从资产的成本和资产的可变现能力来看,比如公司的有息负债情况(一流的如何进行基本面分析
公司往往上压供应商,下压渠道商,有很多无息负债),比如公司的资产的变现能力(很多产能过剩的公司,固定资产每年折旧,却很难产生效益,这就是烂资产)。盈利能力方面主要看成本和三费(销售、管理、财务)比率情况,公司有没有提价能力,有没有成本转嫁能力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可以通过ROIC,销售净利润率等等来考察。如果对这一套财务分析模型不清楚的,直接看杜邦比率吧,学会杜邦的分析体系,财务分析应该基本是过关的。
不要以为看了经营和财务,基本面就算完成了。至少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认真考究:
一公司的管理层和战略
公司的管理层是否稳固,公司治理是否规范,公司的管理团队是否有企业家精神,是否有清晰而有吸引力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否关注研发,这些都是要认真思考的地方。另外,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内生增长潜力和外延增长的路径如何?是否多元化?有没有品牌战略?等等等等问题,也都很重要。
二公司的行业性对比
除非是完全垄断性行业,否则一定存在竞争对手,那么面对竞争对手,到底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那些核心竞争力能够保驾护航,这些都极为重要。举个栗子,行业前几名的公司,如果有一家在人力资源上投入的精力更多(未必会付出更多的代价),那么未来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很多公司的软实力很强,比如员工的满意度和自豪感,比如亲情文化或者狼性文化等等。
基本面分析总是要落在估值上,因为估值本身意味着公司的内在价值到底是多少。不过很可惜,估值没有万金油。所谓现金流折现类的绝对估值法,在现实中很难有用武之地,而诸多的相对估值法(PX,X可以是EPS,净资产,销售额),很多时候难以兼顾市场整体的变化,只能从财务和经营角度找出相对优势的公司。
不过估值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如果你对一家公司的基本面看的很清楚,那么你可以假设如果你要收购这家公司,你愿意出多少钱。你当然很难以净资产的价格来收购,你要给予公司很多溢价,要综合考虑公司的技术,品牌,人才和未来的前景。在给定的资金成本下,你会存在一个预期收益,你的核心评价既来自于公司的价值,也来自于你的预期收益。这一点,只有做一做实务,才能看得清楚明白。
基本面是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情况的基本分析。基本面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某一品种的供需状况,或其他影响因素来判断或者预测其价格及走势变化的分析方法,它包括的内容有很多,怎样才能利用其中的数据进行基本面分析,这就是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内容。
比如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可达4%,在基本面分析者的眼里,这样的数据是不能作为判断这个国家应该走强还是走弱的依据,只有和前一年的增长率作比较,而且,还要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相比较,才能做出一个经济变化的趋势。当然,这个4%的数据,也给基本面分析者带来信息,这个国家的经济有所好转,反应了其经济实力。这样,分析者就可以根据数据做出操作的决策。
而在经济指标及各种数据发表后,货币的走势就会受到影响,走势就会更加扑朔迷离,而在参考其他数据后,你就会慢慢理出其中的关系,就可以看懂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最终确定其走势。
另外,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股票及一切金融衍生物交易决策的方法的总和。这句话的含义是:所有的基础事件--经济事件、社会事件、战争、自然灾害等等作用于市场的因素都会反映到价格变化中来。所以技术分析认为只要关注价格趋势的变化及成交量的变化就可以找到盈利的线索。技术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跟庄。技术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买入、卖出、止损信号,并通过资金管理而达成在风险市场中长期稳定获利。
它们的比较如下:
1、基本分析法着重于对一般经济情况以及各个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行业动态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股票的价值,衡量股价的高低。
而技术分析则是透过图表或技术指标的记录,研究市场过去及现在的行为反应,以推测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其依据的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是由股价、成交量或涨跌指数等数据计算而得的,技术分析只关心证券市场本身的变化,而不考虑会对其产生某种影响的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等各种外部的因素。
2、基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股票现行股价的价位是否合理并描绘出它长远的发展空间,而技术分析主要是预测短期内股价涨跌的趋势。
通过基本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应购买何种股票,而技术分析则让我们把握具体购买的时机。
在时间上,技术分析法注重短期分析,在预测旧趋势结束和新趋势开始方面优于基本分析法,但在预测较长期趋势方面则不如后者。大多数成功的股票投资者都是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他们用基本分析法估计较长期趋势,而用技术分析法判断短期走势和确定买卖的时机。
3、股价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认为股价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
基本分析主要是根据对影响供需关系种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股价走势,而技术分析则是根据股价本身的变化来预测股价走势。
技术分析的基本观点是:所有股票的实际供需量及其背后起引导作用的种种因素,包括股票市场上每个人对未来的希望、担心、恐惧等等,都集中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上。
安全边际三原则
对于投资而言,安全边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买入价格过高,坏处是显而易见的——无法达到收益率要求甚至亏损,使投资陷入被动局面,而且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等等。可是投资大师巴菲特常说,买入股票的价格因素是所有重要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因素。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因素在关键性因素中排名靠后呢?皆因投资的安全边际的内涵,不单单包含了买入价格的安全性,还包括了企业的安全、行业的安全。便宜的价格往往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经济变化周期无法清晰确定之前,便宜的价格很可能会成为“价值投资安全陷阱”的诱饵。
这里把安全边际细分,总结出三个大原则来。把握这三个原则,是安全投资至关重要的精要。
1、安全的企业
企业的安全可以分两部分考察,一是作为一个健康安全的企业应当具备的必备条件。另外是作为一个优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考量什么样的企业是安全的,首先至少我们需要确认企业现在是否安全?那么,我们如何观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此时此刻是安全的呢?我们可以以企业的年报 作为起点,来考察其安全性。
这里涉及到,当我们打开一份企业的财务报表时,应该如何看企业的财报。我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发布的起码要求是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那些掖着藏着的企业,让投资者看得一头雾水的,即便里面有黄金 万两,也一律不予考虑。在这个前提下,然后再着手阅读企业的三大报表。
从资产负债结构来看一个企业,一个安全的企业,首先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借鸡生蛋的事情固然好,但是如果杠杆用大了,风险也就大了。所以,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结构很重要,必须细读。经历了金融海啸后,我想大家应该都开始意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企业对于未来经营风险的充分估计、对自身偿付能力的合理评估,在经营环境剧烈波动时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的行业,合理的负债结构不一样,我们必须对企业负债的大小、期限、还款来源进行详细的考察,看看流动、速动比例,以确认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应付资金链条不出问题。对于负债,万变不离其宗,用更谨慎的原则来看待企业的偿付能力很重要。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良好的经营状况的企业比较安全。首先,企业的主营业务必须清晰,尽可能做到专一。即使是多元化经营,我们也要求企业尽可能是在产业链以内的前提基础上或者是同一类型范畴,业务要有协同效应,而且也不适合过于庞杂。其次,我们要观测企业的存货、销售的变化状况是否正常,看看企业的利润变化状况,是否符合常理(这里可能需要借助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假如企业的盈利能力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要盘根问底,搞清楚超额利润获得的原因所在。然后,我们还要把一些一次性收入刨除来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必须具备可持续性,所有短期行为带来的利润不可维系的,都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此外,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观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资产负债结构合理、主业稳定专一的基础上,我们要尽可能长期地观察一个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看看企业拿着股东的钱,能赚回多少钱来。我们还要从企业的财务费用在成本中的比例看企业的融资合理性,从管理费用的变化看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还包括企业的供应商、产业链上下游的问题,必须延伸到产业的上端和下端,看看原材料、供应商的稳定性、充足性,也要看看下游需求的变化,那些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企业,或者总是关联交易的企业,要特别小心。等等等等,不一而嘱,在考虑一个企业的经营的时候,或许你不得不真正理解和了解一门生意的商业逻辑,成为这方面的“行家”。
从资金和现金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看看企业的盈利是否真金白银 。现金往往成为企业经营状况和安全性的试金石。一个企业的盈利,最终如果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那么我们所预期的利润就成为镜中月,水中花。对于企业的利润,要看应收账款在利润中占的比例,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只有能够收的回来的钱,才是股东的钱。我们还要看看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时候是否慷慨分红,企业留存的现金以及未来所能够产生的现金流要能够应付经营、负债开支的需要,资本开支的速度是否能跟企业的现金和融资能力匹配。此外,我们还要考察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否能够跟现金流的变化情况匹配。
经过企业年报的三大财务报表的考虑,我们大概可以把一个企业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了,不过,以上情况尚算良好的企业,仍并不牢靠,我们还必须考虑企业一些定性上的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被称为企业的护城河,之所以成为护城河,是因为他能够在激烈的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经受竞争的冲击。一个平凡的企业可以做到上述健康的财务和健康的经营,但是,财务健康,经营健康的企业却未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一个优秀的企业,显然能够使我们的投资来得更安全,使眼下健康的财务和健康的经营在未来能够更有保障。优秀的企业,往往离不开所谓的护城河。
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一个好的团队。我们要找到行业里面的优胜者,为我们带来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率。关于核心竞争力,我们原来也谈过很多,其基于的根源,就是优秀的人才和独特的资源,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也包括独享的自然资源、渠道资源等等。由于企业的管理精妙而复杂,而作为普通投资者接触企业的内在信息却少之又少,因此在我们观察企业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根源的东西表象化,直接看企业的技术、资源的垄断、企业的品牌、企业的商业模式等等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在行业内领先。最理想的状态是,领先得连一般的老百姓(603883 )都能够切身感知到。
这几个东西里面,技术的护城河是最低的,最容易被攻破,而资源垄断次之(从长期来看),再就是商业模式(重点指垄断的渠道和方式),最坚固的恐怕就是品牌了。品牌的溢价,往往需要企业有优秀的长期战略,有企业通过时间积淀的文化理念等等,来之不易。
不过,对于核心竞争力,普通投资者其实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选择在行业里面经营管理比较优秀的,品牌比较强的,有一定的独特的道道区别于其他竞争者,这也就不错了。这里对投资者提出了一个要求——你必须热爱生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好不要让企业的文宣、企业的管理者来告诉你,而是让他们的供应商来告诉你他们的议价能力有多强,让他们的客户告诉你他们是多么的满意,让他们的产品来告诉你,你要学会在生活中观察。
2、安全的行业
作为投资安全边际的第一原则,也是考核企业是否能够投资的第一关,不过,一个现在安全的企业,并不代表在未来企业是安全的,所以,这里引入第二个安全边际考虑——行业的状况。一个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也非常的重要,一个企业即便再优秀,如果行业不行了,而企业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没有应对的战略变化,那么企业的安全也是无从谈起的。
关于行业,我们要考虑行业未来的空间、市场的饱和程度、行业的刚性需求程度、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行业的成熟程度。这些考量,主要帮助我们去规避那些走向衰亡的行业,规避过剩以致行业平均利润率过于低下的行业。
实际上,只要存在并长期不会消亡的行业,就一定是赚钱的行业,有需求,就会有利润,关键看企业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不会有那个行业活着居然不赚钱的,除非是非营利的慈善行业。所以对于行业的考察,主要从行业新产品替代和行业的周期性来考虑。只要是人们需要的东西,没有替代品出现,那么行业基本就没有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行业的运行逻辑,什么时候景气赚钱,什么时候过剩不赚钱。你或许要考虑一个行业兴衰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状况。譬如,石油行业,你可能需要知道汽车 、工业制造行业的兴衰,而汽车行业的兴衰变化,你可能要考虑财富效应的变化。这里需要考虑区域性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周期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你看得明白的行业。所有不懂的行业都是我们要规避的行业。我说的看得懂和看不懂,更多时候不是从行业的技术层面考虑,而是行业的赚钱和不赚钱规律,行业供求规律等。
有了第二个安全边际,过了第二关,从长期来说,企业一定是安全的了。在这个前提基础上,即便你高价买入了企业的股票,不幸高位套牢,你也会站在时间的这一边,你仍然会赢,只是收益率高低的问题了。
3、安全的价格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减少时间等待的成本,加大复利增长的基数效应,我们就需要第三个安全边际,也就是我们最常规理解的价格的安全边际了,这也就是巴菲特说的,在所有的关键性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因素了。说完上面的东西,相信大家应该能够理解老巴为什么这样说了——价格的安全边际实际上是建立在自己对于行业和企业理解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所有的估值都是天马行空。即便掌握了一百个一千个估值方法,那也是缘木求鱼,不求甚解,最终就是以术御道。这也是大部分所谓专业人士和券商研究机构最容易犯的错误。
价格的安全边际计算实际上首要是理解行业的特性,譬如强周期性的行业和弱周期性的行业,安全边际的算法一定不一样,不能死套一种方法。弱周期性的企业现金流往往会比较稳定,即便有波动,但波动的幅度不大,比较适合类似折现的方式,而强周期性的企业可能就不太合适了,强周期性更多的时候要考虑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率的变化情况,做弹性分析。
在中国而言,由于经济在一个初级阶段,企业的利润附加值比较低,主要靠规模效应,因此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占的收入比例比较大,当这两大成本在经济周期波动时,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也特别大,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强周期性的。这样我们就很需要对行业的过往兴衰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对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在兴衰的时候的状况要了然于胸。
在摸清楚行业的波动状况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企业的利润在经济和行业的波动周期中的历史状况。这样的话,一个企业在行业、宏观经济景气和不景气的时候拿着股东多少钱能够赚出多少利润来,你应该基本上有底了。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再给一个企业做估值,我想,难度已经不大了。几乎所有适合行业特性的估值方法你都可以拿来用,相对的也好,绝对的也好,这不是大问题了。在这个基础上做估值,也许不是精确的,但是正确的概率却比较高了。
在估值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谨慎原则。一定不要把管理层的能力估计得太高,应该总是考虑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管理层如果并不能鹤立鸡群的时候,企业可能会得到怎么样的一个收益状况。然后,根据这样的收益率状况来给企业做估值,我想,对于中国大部分的周期性行业的企业来说,也许这是做安全的做法。
了解了企业的收益状况,剩下的东西就是市场了。由于强周期性的企业往往更适合采用相对估值的方法,因此市场的情绪考量或者成为有价值的考虑因素(当然,你仍然可以把企业的收益率回归到一个长期平均水平来做绝对估值,屏除市场情绪的因素,你也可以把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的结果做一个对照,心里就更清晰了,但根据我的经验而言,对于强周期性的企业,参考市场的情绪变化的规律做相对估值的方法或许会更准确,更有效,被套牢和踏空的概率更低)。市场的情绪虽然总是不稳定的,但样跟价值规律一样,有他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要总是用峰值和谷值去考虑问题,更多的从一个市场的常态来考虑问题,那么市场的相对估值逻辑或许并不难以把控。我们尝试看看人们习惯于什么样的心态,能够接受什么样的一个波动区间。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很容易对周期性的行业人们在兴奋和沮丧的时候一般会如何看待这个企业的估值,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知道企业在什么价位比较安全了。
估值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我们要求的是利润的合理化,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所有最大化的东西,最终都难以克服贪婪和恐惧对心理的影响。安全的价格边际,并不代表你买入后股价不会继续下跌,因为市场的情绪规律不是我们能够精确把握的,你赚你该赚的那部分就好了。虽然这个道理是老生常谈了,可是我发现仍旧有很多投资者并不能很好地把控这一原则。
如果你确实还是不能很确认自己所计算出来的安全价格边际(事实上市场的情绪往往会给出意外的答案),那就做一部分的资金管理吧,这样也许能够更好的帮助你克服自己情绪的波动,克服自己贪婪和恐惧。实际上,当你真的了解了一个行业和一个企业,知道这个行业的波动区间,知道这个企业的能力,你就不会妄得、患失了,只要你不再执着于市场价格变化的假象,你就能够见到安全边际的真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