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基本面研究为主
技术分析和基本面研究都是基于人类的行为习惯来寻找股市运行的规律并期望从中获利,实在是没有高下之分。
不同的是,技术分析着眼于股市运行本身,其假设前提是一切基本面因索都将在股市运行中体现出来。而基本面研究着眼于股市运行背后的经济和金融规律。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以基本面研究为主呢?
(1)技术分析门槛低,规律稳定性差。技术分析从股市运行本身寻找规律,对经济金融专业知识没有要求,普通投资者都可以研究摸索,因此进人门槛低,交易技巧易于传播。而且,技术分析着眼于投资者交易行为本身,而交易行为博弈成分大,交易行为的必然性差导致从中发现的规律的可变性强,因此规律本身一旦广为人知,其价值便会减弱甚至消失。而基本面中的规律则相对稳定得多。
(2)技术分析的长线价值不确定。技术分析从股市运行本身发现规律,对规律的成因和演变逻辑完全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并不知道该规律何时4失效,又鉴于 规律本身有一定的概率,并不能因一时不准就认定该规律失效,因此,规律的失效往往是在使用者不断亏损的情况下被放弃的,由于技术规律在发现之初影响的资金规模较小而在确认准确之后影响的资金规模较大,所以在后期验证失效这个阶段给投资者所造成的亏损未必小于其前期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技术分析的长线价值不确定。
(3)基本面研究的改进空间更大。与技术分析相比,基本面研究所涉及的方面太多,如果没有经过长期投资研究经验的积累沉淀,相比技术分析,付出10倍以上的辛苦,未必能获得1/10的收获,即便某一阶段获利不菲,也往往是无意识地顺应了某一规律,而不是建立在对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因此,获利的稳定和持续性差。但基本面研究存在一个长期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而且与技术分析以个人高手形式出现不同,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基本面研究可以明显提高效果。
因此,笔者并不建议以股市投资为娱乐的投资者采取基本面研究的路线,但是作为有志于证券投资的专业人士或专业团队来说,以基本面研究为主是必然的选择。
为什么选择阶段性持有——长线投资危机四伏
长线选股或者选时不好,结局更惨
长线投资是非常难的,不仅需要谦虚的研究风格,丰富的投资经验,专业的判断能力,还需要极为深刻的洞察力,极富前膽性的眼光,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些,单纯地坚持长线是金.面临的很可能是极为悲哀的结局。股市中最凄惨的投资者就是那些盲目的长线投资者,股市中跌得最惨的股票往往也是那些被大家一致看好并坚定认为能够带来巨大长远价值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跌起来还往往速度快.持续性强,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下面简单举一些例子:
在2000~2002年美国股市回调中跌幅比较大的股票有;美国在线时代华纳(2年半跌去91%),亚马逊(1年9个月跌去95%),思科系统(2年半跌去90%) ,康宁(2年跌去99%),爱立信(2年半跌去99%),通用电气(2年跌去65%) ,英特尔(2年跌去83%),摩根大通(2年半跌去77%),麦当劳(3年3个月跌去75%) ,太阳微系统(2年跌去96%)。
《股市心理博弈》一书中记载了20 世纪初美国股市上一家叫“纽黑文”的铁路运营公司,该公司在新英格兰州垄断经营铁路业务,其铁路网络不仅覆盖整个新英格兰州,甚至还覆盖了纽约等地,该公司被广泛接受为绩优蓝筹股,鉴于20世纪初铁路股在美国股市中的突出地位,纽黑文公司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目前中国股市的招行和平安。大家对该股是如此的有信心,以至于有位老人在临终前把自己所有的财产转换成纽黑文股票,并明确规定了遗产继承条件:任何情况下,一律禁止继击承人出售该股票! 但是纽黑文股票并不争气,在老人去世两年后开始下跌,从250美元下跌到100美元,从100美元下跌到50美元,一路狂跌到了1 美元,最低跌到了6美分/每股。老人的巨额财富也囚为以法律形式禁售而化为鸟有。
前几年股市高涨时,经常有人告诉笔者,如果不是急着挣钱,就买万科和招行,他们认为“虽然不知道股票的短期收益情况但至少知道十年后这两家企业能够给我赚很多钱”。
没有人知道十年后能涨很多!目前中国股市中的长线投资者很多不是基于高超的投资水平和真正万无一失的未来判断,而往往是基于过度自信。纽黑文就是这样的例子!
可长线持有的股票十分难以挖掘,上市公司的成长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米的,外部经背环境变幻莫测,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寻找长线投资品种并倾一生持有所需要的智慧远远超出正常人的能力极限,成功者在高超的投资水平之外需要运气成分。
巴菲特是长线价值投资的标杆,他所最钟爱的《华盛顿邮报》为其带来了上百倍的回报,堪称长线投资的极品,但近年来在传媒业巨大变革和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影响下,其生存状况已经出现危机,2009年,其杂志部门的营业亏损同比几乎翻了一番,而收人下跌27% ,杂志订户也大幅缩臧,公司被迫重组,宣布出售其旗下连年亏损的杂志《新闻周刊》。
再看巴菲特的发迹史,早期的巴菲特在经历了数年投资颇有积累之后,几乎是倾其所有投资了《法布罗晚报》,在当时来说就是其决定一生的最大赌注,但该报纸实在不争气,在当地《法布罗日报》的激烈竞争下,不断亏损,巴菲特可谓是办法想尽,现金流几近断裂。如果一味按照长线投资理念,这个时候请问是应该继续坚持还是放弃呢?
而偏偏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竟争对手《法布罗日报》内部出现问题,主动撤出了法布罗。不仅如此,小城法布罗不久以后也逐渐进人到了人口的高速发展期,《法布罗晚报》的成功为巴菲特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使其得以成就今日的辉煌。而辉煌与没落之中的偶然性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