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发展,黄金的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各国储备资产中货币储备一美元的大量增加,使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其次,一些主要工业化国家于1961年建立了黄金总库,通过稳定黄金价格来稳定汇率;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一修正案决定建立特别提款权账户(SDRS),以弥补现有的储备资产,实际上使黄金的份额相对鹹少;第四,1968年出现的黄金双重市场,私人和官方黄金交易分开进行。
而在197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二次修正案上,更较大地改变了基金章程中的黄金地位。首先,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的共同单位,也不作为特别提款权的价值单位,取消了黄金官价;第二,禁止重新确立固定的黄金价格,基金组织不再干预黄金交易的市场价格,也不建立固定价格;
第三,取消了必须用黄金向基金组织进行往来结算的规定任何使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的须经绝大多数成员国投票赞成。这一决定,大大地削弱了黄金在货币休系中的地位,从此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进程。
黄金的非货币化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具体有:
1.和纸币相比,用商品做货币将带来资源的浪费,根据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估算,使用纯商品作为货币所耗费的成本大约是年GDP的4%,而实际上只要人们对纸币的支付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完全能够取代作为有形商品的黄金,同时节约一笔客观的资源。
2.经济增长的需要是无限的,而黄金的供给是刚性的。据估计世界上开采出来的黄金可以放到55立方英尺的房子里,这些黄金肯定不可能满足财富增长的需要,经济必然面临通缩的困境。
3.黄金作为货币不能发挥经济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金融政策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币值的稳定,有的时候决策者们还要考虑到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在黄金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更加明显,这里面有微妙的关系、巧妙的平衡,黄金显然难以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