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告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20余年的“黄金”阶段,因能源危机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和金融双混乱时期。在经济衰退及金融脱序的双重压下,股市危局频频出现。
如何创造一个适宜的股市避险工具,自然而然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最早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交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报告的是堪萨斯市交易所。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于1978年10月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公开听证会,但道琼斯公司断然拒绝堪萨斯市交易所试图以道琼斯指数作为交易标的的要求。
堪萨斯市交易所转而寻求与标准普尔(S&P)指数公司合作。然而,标准普尔已经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结成合作伙伴。最后,堪萨斯市交易所与Arnold Bernhard &Company达成协议,以该公司的价值线指数(Value Line Index)作为标的指数。1979年4月,堪萨斯市交易所修改给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的报告,等待其核准。
对堪萨斯市交易所提交的新报告,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没有立即批准。其原因有二:一是当时有很多人对股指期货的创意心存疑虑,比如有人认为,股指期货仅根据某项数据的起伏来决定输赢,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赌博行为;二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担心这种“金钱游戏”合法化后,如果参与者很多,会对其基础股票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国会也举行数场听证会,要求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提出证据,说明这种”组合性”的期货交易不会损坏大众的利益。
导致股指期货难产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权问题。自1972年开始金融期货交易后,除了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的管理外,其他一些金融产品有关的政府机构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储备局、美国财政部都在参与管理,这样难免会产生管理权限重迭的问题。
因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一度主张应由他们来主管股指期货交易。然而,1980年澳大利亚在美元期货交易中首先推出的现金交割,以及1981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现金交割的3月期欧洲美元期货交易,使得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已不再成为难题。
同年,新任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主席菲利普·M.约翰逊和新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夏德达成“夏德-约翰逊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该协议在1982年美国国会对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进行认可时得到通过,成为法案。
1982年2月,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终于同意引进股指期货合约交易,由于堪萨斯市交易所最早提出申请,所以也首先被核准。1982年2月24日,堪萨斯市交易所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交易开市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
1982年4月21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S&P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交易量达3963张合约。紧接着,纽约期货交易所于1982年5月6日推出NYSE综合指数期货交易。1983年8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主要市场指数(MMI)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一诞生,就取得空前的成功。1984年,股指期货合约交易量已占美国所有期货合约交易量的20%以上,其中S&P500股指期货的交易量最引人注目,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融期货合约。S&P500指数在市场上的影响也因此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