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降温,对房企来说,这些年的经营压力也是明显攀升。从“三条红线”的出炉到集中供地政策的落地,房企将更注重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更注重调节自身的重要数据指标,包括现金短债比、净负债率、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等。
在房地产市场处于黄金发展期内,各大房企纷纷采取加杠杆拿地的策略,谁的扩张能力越强,谁更有可能跻身至房企第一梯队的水平。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过去盲目加杠杆的策略已经不管用了,在“房住不炒”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主动降杠杆,并加快回收现金,降档规避监管红线,并迎合政策监管的需求,这系列举措成为了当前各大房企的主要应对策略。
“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显然不是短期性的政策行为,而是更可能成为一种延续多年的政策。在“三条红线”与“集中供地”落地之后,土地出让金划转至税务征收的出炉,又将会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作为地方财政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出让金,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的地价水平。过去,有部分地方,采取了不太透明的操作方式,甚至是实施了违规返还等模式,变相助推了地价的异常波动。作为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价越高,开发商的拿地成本也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在地价持续上涨的影响下,相应的房价也是水涨船高。
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征收,虽然收入仍然是全额缴入地方国库,且支出是通过地方性基金预算安排,但通过此次划转之后,将会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在土地收支上的不透明、不阳光操作,降低权力寻租等套利空间,未来的操作将会更加规范与成熟。
实际上,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征收,并非起到直接打击高房价的影响作用。但是,通过统一收支、规范管理等方式,来达到压缩地方套利操作的行为,避免了空转、虚增土地出让收入等现象。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高房价现象,已经影响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现在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部分地方严重依赖于土地财政模式,有部分地区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度超过了100%,属于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状态,但这种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的现象,显然是不健康、不正常的,且从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地价的上涨,变相推高了当地的房价水平,这一种现象也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是现代年轻人的认识思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育、不愿意买房了,接盘者越来越少,最终只沦为部分炒房者与利益关联方自弹自唱的游戏。很显然,在缺乏增量买家参与的背景下,这种高房价游戏肯定无法长期维持。
打破土地财政模式,降低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征收,虽然不是起到直接打压高房价的影响,但却可以把不透明、不阳光的操作尽可能减少,这也是降低地方对土地财政依赖的有效途径之一。接下来,可能会通过地方税、直接税等形式完善地方的增收,并逐渐降低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
前一段时间,三孩政策的放开,意在提升生育率,并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但是,只是增加配套支持,恐怕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对年轻人来说,最首要的问题,还是经济成本的压力,包括高昂的房价、高居不下的生育成本与教育成本等。
从近期的系列举措来看,开始对相关领域下功夫,并尽可能降低年轻人的开支成本,接下来可能会有系列的动作实施。但是,让年轻人放下心理包袱、缓解经济开支成本,这些举动还是不够的。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只是维系当前的高房价,却不把房价压下来,这显然也是不够的。与欧美发达地区的房价水平相比,我们北上深的房价并不比它们低多少,但从人均收入来看,却与那些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用低于别人一半以上的工资收入购买与发达地区价格差不多的房产,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
因此,降低地价、加大土地供应量,并大幅提升保障房的比例,就显得迫在眉睫。地方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模式需要尽快变成过去式,否则将会带来更多的不利影响。只有让年轻人有购房的能力,让房价回归理性价格范围附近,才能够激发年轻人奋斗拼搏的决心,对多数有梦想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一辈子的理想不应该只是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