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315晚会,成为了消费者最为重视的日子,同时也是企业家乃至中国股民最为紧张的时刻。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315晚会曝光的企业乃至相关行业,将会遭到整改乃至处罚,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则在于315晚会难免会牵涉到一些上市公司,而对于企业家乃至投资者而言,当某一上市公司遭到315晚会点名,其股票价格难免会受到冲击,随之而至的,则是股票市值骤降、企业家财富身价的下降以及投资者持股资金的降低。
回顾过去多年的315晚会情况,被曝光频率较多的行业,多离不开互联网、食品、医药、汽车、电信乃至金融等行业。至于这些年来,被曝光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并不少见,例如曾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瘦肉精事件等,而受事件影响,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的走势,股票市值骤然下降。
实际上,从历年来的315晚会前后,都会加快市场资金的调仓动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部分资金机构的提前防范准备。其中,从过去315频繁曝光,且受到冲击最为直接的,莫过于消费行业等,而对于名单的不确定性,往往也是潜在的投资风险,一旦不幸踩中投资雷区,将会对投资资金来说,构成直接性的投资损失。
对于今年的315晚会,主题是信用让消费更放心。然而,在当晚的315晚会中,部分企业乃至上市公司终究难逃曝光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了智能骚扰电话现象、个人信息收集现象以及部分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套路等。
实际上,315晚会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以及间接影响。其中,前者主要指315晚会直接曝光、点名具体的上市公司名称,而对于这类上市公司而言,无疑会带来非常沉重的品牌负面冲击影响。退一步思考,假如上市公司被曝光的内容牵涉到社会道德等容忍底线,恐怕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品牌修复效果。至于后者,315晚会并未直接点名曝光,但对于被揭露的企业,其背后隐藏的信息,则很容易遭到市场的挖掘,例如企业背后的股东情况、企业的短期或长期合作关系等,这对于部分受牵连的上市公司而言,则将会面临间接影响。此外,则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分析,若被曝光的事件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整个行业的大洗牌,甚至会引发行业监管与打击力度的加大,对企业的后续发展无疑构成实质性的冲击。
每逢315晚会前后,对于上市公司乃至部分公众公司而言,也是随时做好危机公关准备的重要时刻。因为,假如企业无法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出企业整改以及道歉的诚恳态度,恐怕企业积累多年的品牌形象也会因此受到冲击,甚至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自身的品牌形象。由此可见,对于每年315晚会,实际上也是时刻考验着企业的危机公关应急能力以及企业的综合能力水平。
假如部分上市公司不幸遭到315晚会的曝光,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呢?
实际上,回顾这些年315晚会的曝光名单,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度较大的上市公司。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思考,肯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品牌形象,并做好全面整改的方案。但是,如果牵涉到社会道德容忍底线的问题,实际上对上市公司来说,寄望于短时间内达到品牌形象修复的难度极大,因为当事件曝光之后,难免会在一定时期内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且对企业的正常发展运作构成实质性的冲击影响。此时此刻,对于投资者而言,也许择机抛售,而场外观望者尽量远离回避,也是最稳妥的策略之一。
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牵涉到大众容忍底线的现象并不多,而对于个别负面影响不大,或存在个别服务上的欠佳表现,也许灵活有效的危机公关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对企业乃至上市公司的实际冲击影响可能不大。
在实际情况下,对于大市值、大品牌,且经营周期悠久的企业而言,其本身具有比较完善与丰富的危机应对经验,当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如果事件不是特别严重,不牵涉到公众的容忍底线,那么对于企业而言,还是会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事件的。反映在二级市场之中,可能会对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构成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但并不改变上市公司的中长期发展预期,投资者反而可以择机低吸。至于部分中小市值企业,尤其是经营周期比较短暂的企业而言,其本身欠缺突发事件应对经验,或者没有完善与成熟的弥补措施,从而导致品牌形象的修复进度缓慢,效果不佳,反映到二级市场中,可能恢复能力明显低于成熟型的上市公司。
315晚会,无论是对企业家,还是对投资者来说,都是不平凡的日子。但是,对于晚会曝光的企业而言,投资者更需要有鉴别筛选的能力,在寻找机会之前,首要任务还是要防范风险,保障自身的本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