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城市中,人们茶余饭后交谈的共同话题,除了国家大事,娱乐八卦,股市算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特别是大盘涨跌的预测与个股预测。在相当多的股民看来,只要能预测大盘的涨跌,在股市炒作中就能赚钱,理由是大盘涨,我就买,大盘跌,我就卖,低买高卖,如此反复操作,能不盈利吗?另外,无论大盘好坏,场上总会有一两只牛股和黑马,只要抓住了,几次操作,资产就可以翻倍。
那么预测有用吗?如果有用,预测股市的方法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思考一下人们为什么喜欢预测。在古代,观星象和占卜等预测, 目的是为国家行政、军队打仗提供一种思想指导和舆论导向。从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看到,大军出征前先请相士算一卦,通常是我军必将大捷,于是众将士信以为真,大军开进战场,通过一阵拼杀,果真旗开得胜。这里的占卜是给军队战斗增加信心。
股市中也一样,预测的实质意义是给股民一种心理预期,这种预期就是股票上涨,因为只有在这种预期下,人们才会涌跃地进场交易。想想2007年火爆牛市中人们争相入市的情景,大家不难理解。问题是预测激发的心理预期能让我们真正赚钱吗? 遗憾的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预测激发的心理预期,跟赚钱,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
人们在股市中预测行情走势,根源来自生活中的线性思维。如果一件事情发生了,那么必然有发生的原因,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在股市中,市场运行却不是这样线性发展的,很可能是导致事件的原因A发生了,事件结果B却不一定发生;事件结果B发生了,其原因可能是A, B.C、 D,E、F等多个事件共同发生导致的,即A和B不构成因果关系。但是由于人们适应了线性的思维方式,就会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到股市中来。
媒体往往也以此误导大众。我们常常听到新闻里说,受投资者对未来三个月经济复苏担忧的影响,纽约股市今天下跌50个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美元。于是在我们的交易世界里,就出现了两大敌人,一个是人类的线性思维,另一个是新闻媒体的误导。事实上,媒体并不是有意在误导大众, 只不过新闻工作者自己也是用线性思维看待新闻事件的,但是媒体的权威性和传播性会加强这种线性思维。
了解交易心理的朋友都能明白,长期在这种舆论引导下,人们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距离真正的交易思维可谓差之千里。
预测的魔力还在于,如果某人某次正确预测了市场走向,比如某人说今天大盘要上涨,无论他是主观感觉还是用其他什么方法推断出来的(其结论的准确率不比抛硬币的准确率高),对于预测者本人来说,他无形中会对市场走势形成一种潜在意识,这种潜意识就是期待市场上涨,所以他的操作就是买入或者持股。
由于中国股市只能单向做多,即只有上涨才能赚钱,所以几乎所有的股民都希望市场上涨,即使那些看空的交易者也不例外。虽然空仓可以避免亏损,但是这与赚进真金白银的欲望比起来,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如果这个人预测对了,听他预测的人会对他肃然起敬。如果他连续说对了很多次,那么他就会在一个小范围内形成权威。如果他在电视上连续说对了很多次,就会成为名闻全国的股市分析专家。其实这些“专家”预测成功,也并不是因为他的分析水平有多么高。只是他的言论满足了大家的期望而已。
有意思的是,媒体往往保持着这种做多论调。你听见过哪个媒体说股市今年一月要跌,二月接着跌,三月继续跌的?几乎没有如果哪一天媒体出现这种论调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很可能就是市场的底部了。
问题是这种预测有没有意义?且不说预测方法的优劣,仅从预测的结果看,谁听说过全球证券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外汇市场,曾经有人预测百分之百的准确?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世界首富,最差也得是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顶级富豪。与全球富豪的名单对比一下,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在此我们扪心自问一句,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不停地在预测,我们赚到过钱吗?
预测的实效性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券商分析师和电视股评家,他们可以预测,甚至预测到准确的点数,因为他们是“说”股票的,其成本仅仅是一点唾液,而交易者是“做”股票的,是拿真金白银去交易,不必用自己的银子去赌自己的预测正确还是错误。
一个交易者应当是务实的生意人,份内的事儿是把“做”股票的能力练好,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猜”股票的能力上。很多股民经常后悔买了好股没有拿住,买了差股没有止损,导致亏空越来越大,把账户整得半死不活的。近些年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在2009年市场出现整整一年的上升趋势中,很多人却没有钱去操作,因为大部分股票都套在了6000点上。
也就是说2009年市场上涨了一倍,很多股民的股票还没有回本,更不要说拿出多余的钱来买股票了。走出预测走势的误区后,一个股民才开始真正地成熟,才开始在思维上踏入交易的正途。经过不断的探索,交易者才会慢慢明白市场中的赚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