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15上半年,A股市场就像在玩一场博傻游戏,只要大胆买进,傻子也能赚钱。于是,自认为不傻的我,拾起6000点跌落时碎了一地的信心,重新入市。
很快,我知道自己“傻”在哪儿了。当我接过“傻子们”递过来的接力棒时,我发现自己身后已经没有比我更“聪明”的接盘人了……于是在套牢之后的日子里,坐看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千古奇观”,我习惯性地陷入了思考,好在自己还是收获了一些股市有趣的“副产品”。接下来我就说说自己遇到的两件小事。
一个IT记者的炒股心得
第一件事:我把券商给换了。原来,我使用的是一家传统券商的交易系统,其秉承的原则是:虽然交易手续费可以下降至“万二”,但只要你不说,我就不降。这家券商只等我打电话过去咨询,才承诺可以将手续费下调。但如果客户不发现呢,它就继续装傻并闷声大发财。这也太可恶了!我果断换了一家拥有互联网公司基因的券商,这家券商支持互联网开户,通过手机三分钟就能搞定,这么热的天儿,谁也不愿意跑去营业厅!更绝的是,这家券商的账户内闲置资金可以现金理财,实现约等于余额宝的收益水平,当股民“轻仓”或“空仓”时,这无疑可以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第二件事,再也不去银行买基金了。我一直觉得对于屡战屡败的股民来说,基金是个不错的避风港,相对风险较小,遇上牛市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所以我又动了买基金的念头,通过我常用的一家传统银行,购买基金的手续费是1.5%,也就是说,每投资一万元,就得交给银行150元的“买路钱”。就在我即将下手之时,好在身边朋友点醒,原来通过互联网买基金要“便宜”很多,据我后来观察,通常情况下各互联网平台的基金申购手续费在0.6%左右,有些基金网站还推出了无手续费的优惠。相较之下,一笔10万元的基金投资,如果从传统银行购买,那么就等于刚起步就亏了1500大洋。怎么能不让人心疼!
上述两件小事,是每个股民都可能碰到的。这让我不得不感叹,传统势力太“坏”了,互联网新势力太棒了。例如,用户更换券商,最怕的就是重新开户的麻烦,互联网通过在线开户完美解决;闲散资金理财,对于所有股民来说无异于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自动赚钱,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笑纳;购买基金不用手续费,如此“免费”,可比打一次滴滴专车的补贴力度大多了。
我总算明白了,因为互联网本就是一件贴心的小马甲,它本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只是能想你所想,急你所急,就好比《水浒》里的及时雨宋江,总能为用户雪中送炭,直击用户痛点。
感慨之余,更令我感到捉急的是——传统企业的不作为。面对互联网创新,传统企业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用手将自己的眼睛蒙住、耳朵捂住,一边大声叫“我不要听,我不要听”。
有些传统券商明明知道全国券商都下调了手续费,但其就是不愿意为老用户自动下调,以等待用户主动申请为借口,总想着用户多蒙在鼓里一天,自己就能多赚一天的利润;传统银行凭借一直以来最主流基金销售渠道的地位,坐收高价手续费,它的小算盘很简单,有些人也许还不知道吧(网上只有一半不到的价格),更有些大叔大妈还不会用互联网,他们只能从银行买;对于每一个券商来说,为其客户设计一款闲置资金理财产品都不是一件难事,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但传统券商就是觉得20多年的规矩就是这样,“我为什么要带头改,改了以后,沉淀资金的赚钱效应差了,谁来负责?”
面对潜在的创新模式和竞争对手的直接挑衅,传统券商、银行选择了“装疯卖傻、自欺欺人”,利用用户暂时的信息不对称,给自己一个不闻不问的理由和一个最后的安逸时间窗口。这点运营商似乎与传统银行和券商有些相似,试问哪一家运营商会主动告知用户,“您现在使用的套餐太贵了,我们有更便宜的推荐给您。”对企业来说,这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所以,既得利益当前,主动变革谈何容易,对于运营商来说,其市场人员至今仍然以销售高价值套餐、为企业创造高利润为荣,但在这背后千万别忘了,该套餐是否真的适合这位用户?或者此次销售是否以该用户的信息不对称为代价?如果真的是这样,请帮助用户选择一个更合适的资费方案,否则这就是在“消费”用户对自己的信任。
说起“提速降费”,运营商不是总在抱怨用户不理解自己的难处吗?其实,不信任的种子那时候埋下了。
“帮用户省钱——就是帮自己赚钱”,如果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那么银行、券商也好,三大运营商也罢,都还是不折不扣的传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