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显微镜”标准一:逻辑确定
确定性对于股票投资是最好的安全边际。确定性来自几个方面,涉及公司经营、业务逻辑、战略规划和产业背景等方面,其中业务发展逻辑的确定性最重要,其次才是价格。我们不能做自己把握不住的事情。投资第要考虑的就是投资的确定性,赚钱的确定性。我投资的公司一定是我可以清晰地理解其未来三年的发展逻辑,理解不了就直接放弃,把风险留给别人。投资首先要考虑到风险,首先要考虑到它的底部在什么地方,我的风险是能够预测到的,这样才行。
从微观的角度看一个公司,确定性来自于对公司成长路径和发展逻辑的深刻理解,检验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清晰地描绘未来三年公司的发展路径,逻辑在哪里?靠什么业务布局支撑三年的发展,靠什么维持三年的竞争优势?产业大环境三年之内有没有背景支撑?未来三年的营业收入、利润趋势、资产质量、竞争对手变化能不能把握?这些基本问題搞不清楚,就谈不上对该企业的“确定性”有理解。企业的确定性逻辑来自于“天花板、商业模式、成长性”三个方面。
公司业务的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公司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要关注企业素质。
已经达到天花板的行业
这一行业指极度饱和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如钢铁行业、工程机械行业。这类行业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具有垄断经营能力的企业低成本兼并劣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构筑市场壁垒,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如果兼并不能做到边际成本下降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标的。
如国企在行政推动下的兼并做大,并非按照市场定价原则进行,因此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此类国企在“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新具备了价值重估的机会。那些在行业萧条期末端仍有良好现金流,极具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大量同类企业纷纷陷人困境之时极具潜在的投资价值,此时,判断行业拐点或需求拐点是关键,这也是“困境反转股”投资理论的基础。·产业升级创造新的需求,旧的天花板被解构,新的天花板尚未形成或正在形成。
如汽车行业和通信行业,这些行业通常已经比较成熟,其投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带来新需求。创新会打破原有的行业平衡,创造出新的需求。投资者应关注新旧势力的平衡关系。此时代表新技术、新生产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其产品和服务将逐步取代甚至完全取代旧的产品,如特斯拉电动车和苹果的创新对各自行业的冲击。
军工股一直以来存在着发展瓶颈的问题,一方面受制于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军工技术和体制的牵制,一直被约束在一个天花板之内,行业内的企业也都被局限在各自的小板板下面,动弹不得,不论你是造军舰还是造飞机坦克。现在的局面不一样了,从国际大环境到国内政府对军工产业的态度转变,都是前所未有,相应的军工行业的天花板就被冲破了,进入到了一个规模化经济效益的新层次。
行业的天花板尚不明确的行业
这些行业要么处在新兴行业领域,需求正在形成,并且未来的市场容量难以估计,如新型节能材料,军工信息化武器装备,以北斗导航为代表的航空航天重大专项机会;要么属于“快速消费”产品,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医药产品和服务。这类行业历来都是伟大企业的摇篮,牛股层出不穷,要重点挖掘那些细分行业里具备领军地位的优秀企业,即小行业里的大公司。
专注行业研究做什么?就是把握上述3点探讨的要素深刻了解一家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想象空间,深刻理解公司发展的逻辑。重点是明确:(1)有没有天花板;(2)面对天花板,企业都做了些什么。让我们看看欧比特(300053)是计划如何冲破自己天花板的。
欧比特的产品集中在航空航天和测控方面,业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航空航天科研院所较集中的地方。公司在北京成立了欧比特控制工程研究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单位形成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014年8月,欧比特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公告称公司将成立上海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将启动芯片式卫星的研制,从事航天、卫星领域的业务。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此军工行情如火如荼之际,欧比特的这则公告比较内人寻味。这次在上海成立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今后将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开展合作。
之前的欧比特用一句话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处于中短期天花板下的个好公司,好业务,现金牛”。公司最大的特征是营业收入、毛利和净利润都比较稳定,每年保持在2000万的收入规模,给40倍估值,8亿元市值的估值中枢,这是欧比特的基本安全边际。这也反映了欧比特缺乏一个打开成长空间的突破口,公司的发展遇到了中短期天花板。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重组并购的预期下,市场将欧比特的市值给到20亿元以上。2014年开年,公司宣布终止重组,进入短暂的停歇,受益于军工北斗板块走热,公司的市值突破30亿元,此时公布上海成立微小卫星事业部门,一下子打开了欧比特的想象空间——以前只是给卫星平台、空间武器、飞弹军机等做配套航电芯片产品,现在自己从芯片卫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空间平台了!虽然这仅仅停留在一则公告的阶段,仅仅是“星星之火”,但是这解决了困扰欧比特人好几年的问题—今后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了方向性的突破,至于能不能形成“燎原之势”,那需要时间和观察,至少欧比特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它追踪它的理由。
公司发展逻辑是否确定还要深入了解其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企业用什么途径或手段向谁收费来赚取商业利润。比如,制造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实用功能的产品获取利润;销售企业通过各种销售方式(直销、批发、网购等)获取利润,等等。研究商业模式的目标在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是不是好生意;(2)这样的生意能够持续多久;(3)如何阻止其他进入者。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壁垒。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壁垒三位一体构成公司未来投资价值:前者指企业的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是指实现前者的能力,壁垒是通过努力构筑的阻止其他公司进入的代价。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大相径庭,这里盈利模式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提供产品和服务,收取费用,实现收入。
生活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互联网业态莫过于百度公司,其盈利模式是搜索流量变现搜索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其核心竞争力,先发优势构筑的巨大数据库和大量的应用软件是其壁垒;而通过免费杀毒为入口,获取流量变现是奇虎360的商业模式,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快速累积巨大的用户群构成竞争壁垒。360利用巨大的用户量努力进入搜索领域,但是一直没有看到突破性的技术进展可以挑战百度累积的巨大数据和应用壁垒,所以相形之下,360尚未具备颠覆百度的能力。通常来说,我们应尽可能地投资那些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商业模式的企业。进一步分析商业模式,其还涉及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一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整个产业链中有哪些不同的商业模式,区别是什么;哪些企业最有定价权,为什么;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否具备很强的黏性,等等。这些决定该商业模式能否成功。
在军工和医药医疗板块主要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医疗领域出现了一些具备互联网特质的医疗服务企业和特殊的产业链重组的公司。分析这些企业,必须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靠什么挣钱,产品还是服务?挣谁的钱?是从现有的销售中挖掘、争夺,还是创造新的需求?如何销售?从产品生产到终端消费,中间有几个环节?有什么办法能够将中间环节减到最少?企业有没有做这方面的努力?随着销售量的扩大,边际成本会不会下降?等等。对于传统的军工和医药医疗企业的商业模式此处不做太多讨论,下面借迪安诊断(300244)这家公司聊一聊医疗服务领域的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威力以迪安诊断为例
迪安诊断是这几年的大牛股,也是我长期跟踪研究的股票之一。近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度增长,可是,早些年的迪安也经历过商业模式转型的阵痛。早前,迪安主要采取一种“代理模式”。这个模式到2011年依然为迪安带来四成以上的收入。迪安的代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纯销售模式”,即买卖医疗设备,获取差价;二是“联动销售模式”,即通过每年向瑞士罗氏等公司支付维修费或购买试剂等方式,来换取医疗设备的使用权及后续服务,随后,迪安再将设备免费租给医院使用,主要通过出售试剂获得收入,这是迪安采用较多的一种模式。
从2004年开始,迪安开始转型做“医疗诊断外包业务”。迪安直接租用代理商的设备,成立独立实验室,再承包医院的某些医疗诊断服务,如染色体检测、骨髓细胞分析、癌细胞病理诊断等业务。
这种模式能为医院带来什么好处呢?一是联动销售模式对医院使用的试剂数量或设备使用频率上有一定标准。县乡一级的医院或社区医院难以达到这个标准,有些特殊设备即使大医院也难以达到这些标准。医院自己做远不如外包划算。二是诊断业务外包模式也有助于医疗机构降低并且转移医疗事故风险。因为独立实验室在标本量、设备使用效率与降低误诊率等方面都高于行业一般标准。如迪安承诺误诊率在万分之三以内,这个指标远低于国家千分之一的标准。
在这项业务模式中,首先由医院采集标本,然后再由迪安负责运输到独立实验室。迪安建立了一支物流队伍,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员都具有医学专业背景。欧美国家三成以上的医疗诊断业务都外包给独立实验室。但是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1%。
迪安商业模式的核心,实际是罗氏制药在产品和服务销售领域的创新性支持。作为迪安的最大供应商,罗氏制药将设备使用权以分期的方式转让给迪安医疗,迪安在此基础上方能展开自己的“收费服务”模式、免费使用权换耗材采购权模式和收入分成模式。当然,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国内租赁公司的金融资源,也能发展出类似商业模式,但人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通常国内融资成本远高于境外融资成本。迪安医疗其实借用了跨国公司的信用积累,将其低成本转换成为其在国内的竞争优势。商业模式转型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利润增幅大幅度超过收入增长——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威力。
公司的成长性
成长性侧重未来的成长,而不是过去。要从天花板理论着眼看远景,从商业模式看公司成长的基础。成长性是定性分析,无法精确地定量分析。对于新兴行业来说,历史数据的参考意义不大。而对于成熟行业来说,较长时间的历史数据(最好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则能够为分析提供一些线索。
企业的成长性体现在企业规模、营业收人和利润、市场占有率和行业渗透率等几个方面,反映在成长方式上,有“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增长”两种,如军工股,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内生性增长”方式以中国卫星(600118)、中航动力(600893)、海格通信(002465)、机器人(300024)和中海达(300177)为典型代表;“外延式增长”,典型的有成飞集成(002190)、广船国际(600685)、闽福发A(000547)和中创信测(600485)等转型和注入资产的企业。这里以“内生性增长”方式为主、兼具“外延式增长”的同方国芯(002049)为例,说明如何理解新兴行业公司的成长性。
从唐山老牌上市公司晶源电子,再到“清华系”成员,同方国芯已在资本市场历经近10年,最终发展成为集智能卡芯片业务、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及石英晶体与蓝宝石业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同方国芯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有三大块,分别是:同方微电子,主要负责智能C卡领域芯片的设计,这是目前市场最关心的核心业务;石英晶体材料,即晶源电子原先的业务;深圳国微电子,主要负责特种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特种集成电路提供商,也是同方国芯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仅有的一笔外延式收购。那么如何理解同方国芯的未来成长性呢?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基于智能LC卡衍生的一系列业务,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新兴市场。同方国芯副总裁葛元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定位十分清晰且明确,就是要做国内智能C卡芯片的领先设计商。作为这个产业链中最为上游的尖端领域,同方国芯一直在市场和业务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并迅速切入。
国微电子是国内特种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内特种元器件行业门类最多、品种最全的企业。公司完成了近200项产品,科研投入总经费9亿余元,其中“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经费3亿多元。和同行比,公司产品种类最全,品种最多,目前可销售产品达到100多种。国微电子在研项目转化产品能力较强,在研项目超过50项,年均新增产品近30项。
2013年12月,国微电子斥资1.5亿元在深圳前海设立了子公司同创国芯,旨在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重构系统芯片的开发。可重构系统芯片市场前景向好,目前全国约有100亿元的采购规模,并且还在继续增长,留给同创国芯及国微电子的空间很大。
按照信达证券等研究机构的预测,全球可重构系统芯片市场空间约为50亿美元,国家的信息安全要求,产业升级等因素都可提升可重构系统芯片的潜在需求。另外,国微电子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浸深耕久,是国内技术最成熟、供货量最大的特种可编程器件系列产品研制单位。
当然,国微电子与全球可重构系统芯片龙头尚存差距,这也给同创国芯和国微电子在研发产品、应用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着力提升内生增长之外,同方国芯也积极备战,拟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优质的并购标的,进一步提升其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此前,晶源电子通过并购同方微电子和国微电子,已顺利实现转型和产业升级。目前的同方国芯无论在技术储备还是资金实力方面均远胜于晶源电子,客观上更具备全球化并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