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战场,兵不厌诈
中国兵法有“兵不厌诈”之说,如诸葛亮之空城计和草船借箭、“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欲取之,必先予之”等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习语等,充满奥妙和玄机。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商业竞争中,抑或是投资中,都需要我们具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作为一个言必及军工的老兵来说,笔者还是以一场后美苏争霸时代的航母暗战故事说起吧。
航母暗战
提到苏联和俄罗斯的航空母舰,人们最熟知的,莫非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两级航母的经典——基辅号、明斯克号和瓦良格号如今都在中国,明斯克号更被改装成主题公园。对军事熟悉的人更会对目前俄罗斯唯一一艘在役常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念念不忘。不过有谁知道,苏联曾经建造过媲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知名军事栏目《军情解码》曾做过一期关于俄罗斯航母的节目,内容如下:
当时,俄罗斯最大的航母还在制造之中,美国通过挪威送来巨大订单要使用航母建造的船台,而后又高价买航母的躯壳废铁。等到航母梦彻底毀了以后,两份订单也就消失了。俄罗斯贪小利,被美国忽悠,兵不血刃,最后被美国废了航母的武功,吃了大亏。下面笔者就为大家细细讲解这段历史。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酝酿建造第四代大型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以下简称“乌号”)。1988年11月25日,乌号在苏联的“航母专业户”——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正式开工。虽然舰艏仍采用滑跃起飞甲板,但舰上在斜角甲板上拟装两部蒸汽弹射器,定于1994年下水。当时俄罗斯唯一一艘也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并不具备与尼米兹级航母及航母战斗群叫板的实力。库号虽有着超过巡洋舰的火力,但是作为航母带机量太少,不足以形成抗衡美国航母的力量。采用跃升甲板虽然获得了搭载和起降常规固定翼飞机的能力,但却让原本很优秀的飞机的带弹量、带油量大打折扣。这样,乌号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乌号建成后,将使苏联成为拥有这个星球上唯一能够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抗衡力量的国家。
苏联太想追赶美国的航母了。尼古拉耶夫船厂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生产装备及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均衡建造的节奏,即每三年有一舰上船台,每三年有一舰下水;一舰下水,后续舰于当日上船台。乌号的龙骨就是在瓦号下水当天铺上尼古拉耶夫的0号船台的。相比美国十年的工期,实在是够快。苏联还为乌号特别拨款对尼古拉耶夫船厂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甚至将大渠和布格德涅伯利曼河道竣深,以保证乌号日后建成能够出海。
然而,厄运很快降临到尚在襁褓中的乌号身上。1991年,苏联解体,建造工程随即于当年11月终止,而此时船台大合拢已近尾声。由于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建造,而船的主人是俄罗斯,造船的是乌克兰,乌克兰开出的价格俄罗斯不能接受,于是这份“遗产”就归了乌克兰。对于家底很薄的乌克兰来说,持有这份遗产的代价太过昂貴——接着造,没钱造不起;丢了,又舍不得;卖给俄罗斯,俄罗斯也认为价格不菲,摇了摇头,说了声算了。
就在乌克兰左右为难的时候,一家挪威的公司出场了,该公司说要造6艘大型商船。造这种商船,需要使用停泊乌号的0号船台。同时,美国的家大型钢材公司的副总裁来到乌克兰的造船厂,说要收购这艘航母的钢材,收购价格是450美元/吨,这个价格高出平常价格很多,况且当时的航母用掉了数万吨钢材。
两份天价合同,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1992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联合决定,为给建造出口船腾出0号船台,将乌号拆解为废钢。当航母拆得差不多的时候,美国那家钢铁公司的总裁来了,说得按照150美元/吨的价格,之前的副总裁不了解钢铁市场,原来签订的合同作废。这还不是最惨的。没几夭,挪威的公司说,原来要订购的6艘商船合同解除。当然解除这两份合同,美国的钢铁公司和挪威的公司只需要付出极小的违约代价。到这里,各位应该明白了,美国和他的盟友兵不血刃就把对手的“武功”废了。作为国家行为的航母建造,就在这看似小孩过家家似的忽悠之下烟消云散。这时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已经无力再建造航母了。乌号的烟消云散,也标志着苏联几十年的航母梦破灭。尼古拉耶夫船厂厂长马卡罗夫这样哀叹:这不仅是一艘航母的终结,它更是俄罗斯航母时代的终结,是工厂及全国为之奋斗了近35年伟大事业的终结,能成为伟大强国骄傲与威严的终结。自此以后,俄罗斯的海军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衰落之路。
商业竞争:兵不厌诈
在大国博弈的各个层面都能够看到兵不厌诈的鲜活案例,在商业和投资领域,这种商家之“诈”,精心谋划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企业想在短期内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会用故弄玄虚的手段让竟争对手摸不透、看不清自己的战略意图,迅速抢占市场。下面让我们继续分享一个小故事。
20世纪60年代日本摩托车工业的兴起与成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68年以前,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摩托车工业,国内的摩托车市场上充斥着国外产品。1969年,日本政府决定振兴自己的摩托车工业。当时日本的国力对购买技术已不成问题,有人提出求助号称“世界摩托车生产王国”的法国,购买法国的专利技术,引进他们的生产线,按他们的型号进行生产。法国人自然很有兴趣,并许诺引进法国的流水线,可在4年内建成年产600万辆的摩托车厂。但日本却另有打算。他们在全国招聘了200名具有丰富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摩托车工程技术人员,编成12个小组,开始走访世界各国有名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每到一地就声称:日本决心发展自己的摩托车工业,一是买一部分,数量很大;二是请你们帮助我们设计一个工厂。他们参观生产现场,详细了解摩托车的性能、构造,并购置样机,说是带回国去货比三家再签合同。这下可调动了外国老板们的积极性,唯恐失去签订合同的机会,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产品。
年以后,日本的这12个小组满载而归,不仅得到了大批科技、专利资料,还带回了170多部样机。回国后考察小组博采众家之长,最后设计出日本自己的新型摩托车。从出国考察到建厂投产也只是用了4年多的时间,但却生产出了正宗的日本国货,投入国际市场后销路很好,还造就了像本田技研这样的摩托车大集团公司。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买了中石油
上面两个故事一个是大国之间暗战,一个是商业竞争,都是通过声东击西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兵不厌诈的最佳案例。那么在投资领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那就从中石油上市开说。
中石油在A股上市之前,巴菲特持有大量中石油H股,他在15港元左右几乎全部出尽,而且是在油价创出每桶88美元新高和中石油马上就要增发A股的内外利好背景下。巴菲特大量抛售中石油前后,格林斯潘公开宣称中国的A股已经泡沫吹大;华人首富李嘉诚亦再次断言A股已经风险积聚,他也在出售南航的股份。
可是回到国内的市场,又是什么情况呢?早在中石油上市之前,很多朋友都来问我是不是开盘可以买,当时我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你起码要让我看看开盘价吧!直到中石油上市第一天晚上,我发文坚决看空中石油,而看空的理由,当时只是讲了一个故事—金利来领带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的故事。金利来领带打入中国市场的手法很奇特。公司先是在中国打广告,但是广告打了半年,产品就是不进入中国市场。看到广告后,很多人到了市场上一看,居然没货,这种做法无疑就是在吊胃口。半年后,金利来领带一进入中国市场,马上就火了,这半年只看广告而没有地方去买的人这下终于可以买上名牌了!再来回想一下中石油,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在中石油上市半年前就在给它造势——中石油这个大蓝筹要在A股上市了!股民心里迫切地盼望着中石油能在A股上市,能买到这个大蓝筹。终于,中石油上市了,以48元的价格高调开盘,这时候股民如此火爆地抢购,正成为了中石油配股机构(要知道机构配股的价格只有16元)出货的好机会!散户在第一时间大量抢入中石油,这时候就已经能确定它的未来了!
中石油这个大家伙上市前就引起了很大的风波,搞得轰轰烈烈。可笑的是它从48元然后一路下跌,四五年后就剩下一个零头。不到下一波超级大牛市,恐怕40元以上买入的就得牢牢套着了!如果你明白金利来领带打人中国市场的道理,就应该不会去抢购中石油。在股市里,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东西往往就是错的。
立足投资战场的核心:苦练内功,懂得用兵之道
兵不厌诈!无论是在哪个战场上,总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都需要我们多一份谨慎,多走一步,多想一招。在投资中,技术分析也好,基本面分析也好,到头来并不能起到很大的用处,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自身的内功。分析手段不过是武器而已,你用刀,他用剑,还有用枪的,用什么武器无法决定输赢,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自身的内功。内功又包括很多方面,临战经验、自身素质、性格等,重在用兵之道!当你将手中的武器运用精熟后,考虑的恐怕就是研究用兵之道了。反其道而行之,对利好和利空的各种解读都体现在这功力之中。
在投资中,如何识别对手的“诈”,这是一个大的话题。简言之,通过深刻理解持仓标的,对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和具体业务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研究理解其内在价值,不要被波动的价格和报表数据所迷惑,该持股时持股,该空仓时空仓,基本就规避了大部分的诈术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