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热点专题>电子商务概念专题> 电商簇拥代工厂能否点石成金

电商簇拥代工厂能否点石成金

2019-07-03 10:38:43  来源:电子商务概念专题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1分钟的时间

电商簇拥代工厂能否点石成金

时间:2019-07-03 10:38:43  来源:电子商务概念专题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电商正试图让长期隐匿的代工厂们站在舞台中央。6月28日,拼多多上交了一份6个月内与制造商生产了1200余款定制化产品的成绩单。刚刚过去的“6·18”,在京东与阿里助推之下,众多制造商品牌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国际品牌。这场摸着石头过河的较量与磨合中,制造商与电商均在相互试探,前者急需电商解决工厂品牌认知度低、订单需求不稳定、库存积压等众多难题。

电商簇拥代工厂能否点石成金

扎堆涌入生产端

电商企业向上游制造端延伸,从多年的细水长流到现在已变为蜂拥而至。拼多多在今年1月提出“新品牌计划”至今,已经和制造商推出1200余款定制化产品,累计销量突破5700万件。拼多多副总裁井然在“新品牌计划”长三角沟通会上表示,拼多多会优先完成1000家中小微制造企业的品牌孵化工作。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在拼多多尝试“新品牌计划”的7个月内,拼多多收到了累计超过6000家企业递交的申请,近500家企业和品牌方参与试点。目前,“新品牌计划”的制造商已达到62家。

对制造商以及工厂品牌有着执念的不仅仅是拼多多。这条新赛道上,已经涌进了阿里、京东、苏宁、网易等带有电商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上述企业也从低调上线自有品牌,变成了高调引入工厂品牌,并沿着产业带的分布图尽可能争夺着工厂资源。

如今,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京东的“工厂直供”、苏宁拼购的“拼品牌”、阿里的“天天特卖”、网易考拉的全球工厂店等,电商与工厂合作的产物此起彼伏地涌现。一时间,工厂品牌、大牌代工厂成了电商企业催生出的卖点,制造企业集体转型时也有意依赖电商。

在今年“6·18”期间,这一趋势就已十分明显,电商企业首次将制造商纳入到大促阵营中,工厂品牌甚至抢了众多成熟品牌的风头。京东面向全国招募超过10万家制造型企业,直接为后者开放了京东拼购的社交流量。阿里则直接让聚拢了众多工厂品牌的聚划算为“6·18”打头阵。两大电商巨头隔空对垒时,均对工厂品牌进行了押宝,甚至开起了绿灯。举例来讲,京东将扣点调低至1%,并开通了6小时极速审核渠道。

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春宇表示,在经历数十年从代工到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成长后,中国的制造企业正面临新一轮的集体品牌化转型,但在现有的市场机制下,这个转型过程会相当漫长和困难。

产品与品牌认知错位

电商企业想要让工厂品牌走红,解决产品与品牌之间的断层尤为迫切。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程英岭称,在国内市场,部分国际品牌的日用玻璃遭遇疯抢,实际上这些产品都是德力设计生产的,有的过一遍保税区就成了进口产品。然而,当德力用自己的品牌销售时,同样质量的商品却鲜有市场,即便是售价仅为国际品牌的1/4。

据了解,德力设计并制造了包括百事、麦当劳等在内的多款热门玻璃产品,还为宜家、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渠道商提供专供产品。然而,德力旗下的青苹果、柯瑞等众多品牌并不为人熟知,可谓“隐姓埋名”数年,虽然是众多国际大牌首选的制造商,却不是消费者首选的品牌商。有顶尖产品、无品牌认知,已成立22年的德力在培育属于自己品牌时,一直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德力的现状是国内制造商的缩影。张春宇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的制造能力和需求供给之间的错位长期存在,比如提起吹风机,消费者会想到戴森或是飞利浦,叫得响的国产品牌寥寥无几。消费人群最需要的是品质过硬同时价格适中的产品,而能提供这类产品的制造企业却没有机会直接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实际上,电商平台流量和用户特征决定了双方能否顺利比配程度。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德力旗下的青苹果品牌在天猫与拼多多上同时设有官方网店,而科瑞仅入驻了拼多多。对于入驻电商平台的选择,德力电商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李大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德力旗下有众多品牌,会依据平台客群的特征选择入驻的品牌。此外,企业会优先选择能够为品牌倾斜更多资源、流量,以及能提供可观且稳定单量的电商平台。

依靠数据以需定产

电商对工厂表现出的热忱,为制造企业集体“破壁”提供了可能,并不遗余力地为想要转型的工厂们讲述着工厂品牌的生存之道。为工厂提供可洞察消费趋势走向的数据,以需定产、清空库存便是电商给制造商给出的承诺。

丝飘纸业董事长钮广兰举例称,初步触网时,丝飘只是将原有的大包装产品直接搬到了线上,销售效果并不理想。丝飘根据拼多多数据设计出了30包的大规格、小包装的产品,一个月之后,该单品的订单量便突破3万单。“现在,丝飘已经成了一家标准的C2M模式企业,客户有多少种需求,丝飘就能生产多少种产品,基本实现了以需定产。”钮广兰解释称。

可把握需求端趋势的数据,几乎成了电商与制造商能够握手的前提。李大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先生产1000套产品放在拼多多上销售,进行初步的试错;期间,公司会从拼多多收到不同时间段内的评价;再根据消费者评价中提出的需求改善产品,尤其会优先解决高频次出现的问题。”

据悉,德力针对拼多多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品牌柯瑞,其产品研发时就参考了包括“杯盖”、“耐高温”、“加厚”、“容量”以及最重要的“性价比”等关键词。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提供的数据已经对制造商设计产品产生了影响。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时注意,6-8月,德力的玻璃制造工厂会生产应季水具,主推水杯水具,低客单玻璃杯为引流款,耐温高鹏水壶为常规爆款。到了9月至次年1月,德力开始生产酒具、茶具、礼品套装等,引流款商品变为白酒杯6只、红酒杯2只装,常规爆款为白酒杯套装、红酒杯套装。

提高单量摊薄成本

当制造商根据各个电商企业给出的消费数据生产产品时,成本也随之上扬。李大伟透露,德力为生产更能迎合拼多多用户需求的产品,对生产线进行了调整,目前投入成本已达到千万元。柯瑞旗舰店中正在销售的一款加大加厚的煲,将容量从1.5升变为2.5升后,对应的大盘直径就要从5米变为8米,还要增加模具的数量。

想要化解千万元的成本压力,让单量达到一定体量并稳定就成为关键。李大伟坦言:“增加产线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成本,需要依靠提高单量的方式摊薄成本。”

钮广兰同样表达了上述观点,丝飘每天的出货量至少几万件,生产线几乎随时保持满载运转,综合成本全面摊薄。同时,随着规模持续扩大,丝飘在上游原材料上实现了更强的议价权。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认为,电商主要解决了制造企业增长性难题,通过需求前置化,让消费者的意志来决定新品研发和投产的方向,极大降低了研发投入的不确定性。“订单是决定制造企业、品牌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制造企业的理想状态,是订单持续、稳定、长期、可控,而非陷入波峰波谷似的波动,产生包括库存和去产能的问题。”

尽管生产线的改造升级会增加前期的成本投入,但对于想要拓展电商渠道的制造商来讲不能舍弃该环节。李大伟解释称,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后,可节省更多的人力;按照市场需求定制产品后,又能减少不必要的产出,仓储费用会随之减少。“相应的人员、仓储等费用的投入会降低20%,而这部分节省出的费用可用在生产线的升价和改造上。”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