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连曝出的违约事件给债券融资带来一丝凉意。不过,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发债热情不减。业内人士称,在以定增为代表的股权再融资收缩背景下,债券融资成为上市公司争抢的渠道。投资者对后市不必过于悲观,可积极把握估值修复机会。
发行规模上升
5月25日晚,珠海港公告称,拟申请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本次发行的公司债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含12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含5年)。
就在前一天,龙韵股份发布的公告表示,计划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3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的公司债。
在债券违约事件有所增多的当下,上市公司通过债券再融资的脚步并未停下。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剔除“Wind银行”类)累计发行债券数量525只,合计发行规模6550.57亿元,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幅达41.86%。2017年同期A股上市公司累计发行债券数量337只,合计发行规模4617.53亿元。
如果仅从信用债来看,今年上市公司可谓热情更加高涨。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发行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规模为4465.34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979.4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55.92%。
此外,目前仍有603家A股上市公司的发债预案在推进中,计划发行规模超过2.2万亿元。
“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通过债券进行再融资仍是较好渠道。”深圳一位券商固收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一直存在,目前股权融资的定增已明显进入缩量阶段,对应的债权融资就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选择。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11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实际募资规模2767.77亿元,募资规模同比降幅为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