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麟“复出”之后的最早一个项目是在1996年。那一年,中国大牛市即将启动,钟麟踏遍中原大地,找寻适合自己标准的潜力股。最后,他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地区,寻找到一家很有前途的上市公司—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只能简称A公司。为了取得这个项目的成功,钟麟策划让合作机构向银行贷款1.4亿元,加上其精密的操作,原有的市值已达1亿元,共计2亿多元资金。善于做项目的钟麟深知,项目要成功,一定要将这家公司所有相关利益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经他多次“游说”,这家公司的相关利益人终于对未来的前景达成了一种共识。
为了能够在低位顺利建仓,钟麟绞尽脑汁,充分挖掘上市公司目前不为人所在意的潜在“利空消息”。虽然这家上市公司各方面都比较出色,但钟麟还是找出了该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合作的利益分配上的法律纠纷,尽管只涉及10万元金额。但钟麟还是打算从这里做文章。
坐庄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绝对控股,这不单是技术上的经验,也深藏了谈判之道。
钟麟仔细分析了A公司的全部股东名单之后发现,该股中已经有人动用200多个个人账户持有了15%比例左右的流通股票。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一个与自己有点渊源的国内知名券商的公司账户上也同样持有一部分仓位,仓位最高时曾达42%左右的流通股票。
钟麟与该券商资产管理部经理交谈之后,顿觉释然,他们正在全力出货,并愿意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出让剩余仓位。如果券商打算继续控制该股,那钟麟只有抬高建仓成本,去跟这个券商谈收购其持仓股票的场外交易了。
当年在市场不规范时期,大资金基本都可以使用拖拉机账户。如果是个人账户,钟麟就可以把他们的账户全都直接买下来,包括他们所有账户的身份证原件。但是,若是某个公司账户持有的股票,只能采取倒仓,即在他们卖出的同时接货,或直接通过场外转让的方式交易。
对于另一个持有15%仓位的投资人,钟麟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获得了他所在的席位。当时钟麟直接赶往该营业部与之谈判。钟麟提出的条件是,对方把200多个个人账户全部都“转手”给自己,自己则付给对方比市价多5%的利润,且一次性付清。但那人漫天要价,谈判不欢而散。
钟麟继续按原计划行事。就在该股屡创新高的同时,一个放大了数十倍的“纠纷案”突然被媒体曝光了。A公司股价应声而落,短线投机客急忙夺路而逃,认输出局。
经过了长期低迷的A公司股价,在外围资金的追逐之下,也开始进入了正常的运行轨迹。股价从4元左右,经过几轮上下反复,逐步攀升到了11元多。就在这时,A公司仅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将原来的“纠纷案”庭外和解。与此同时,一则可能连续两年进行10送10分红预案的“11好”又不小心“泄露”出来。股价顿时翻了近两倍。钟麟趁热冷静地将手中筹码派发殆尽。而那诱人的“方案”终未实施,再也无人提起。
该股最后的运作恰好在1996年11月初,正值市场火热。一个月后,中国股市大跌。而这个历时近9个月的项目,让市场参与各方都赚得“钵满盆满”,钟麟也靠此役重回亿万富豪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