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继军高高瘦瘦,脸色微红,看起来有几分腼腆。他比较低调,不是很爱说话,但说起话来,层次清晰,条理明确,态度诚恳,所以每次做路演时,下面都鸦雀无声,可见其感染力。
1992年,邓继军刚刚进入深圳证券业时,就经历了一次熊市的风云和洗礼,这对奠定他日后严格执行风险控制的风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刚刚大学毕业的他踏上深圳的土地,来到当时的深圳国投证券一部专户业务科,主要维护该部500多位资产 100万元以上的大户。1993年上半年,深证综指还在368点,但一年半后的1994年7月29日,深证综指一路直泻至94.28点,邓继军的很多客户们血本无归。在这些客户中,有一位他特别难忘。1993年3月,该客户的市值还在1000万元以上,一年以后亏损得只剩下6万多元。邓继军回首说:“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过年轻气盛的时候,只是被名年的从业经历慢慢改变了。”
邓继军最早投身的深圳国投是深圳成立最早的3家证券部之一,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信证券的前身,而邓继军所在的红岭中路营业部则是“游资敢死队大本营”,在江湖上简称“一部”。熟悉中国证券业的人都知道,红岭中路营业部以前跟深圳证券交易所处于同一座大楼,在电子化交易前,此营业部被认为下单快,买入卖出都能先于别处,因此逐渐聚集了人气。加之做投资的人一般比较迷信,在一个地方赚了钱就不愿意换地方,传言中这家营业部吸引了500多个大客户驻扎于此,其中不乏亿万元级的神秘机构在市场中翻云覆雨。不管传言是真是假,“一部”的成交量多年高居深沪两市榜首,营业部涨跌幅公开信息上榜次数频率全国最高,仅这两项指标就足以概括国信红岭中路营业部在市场中的能量。
可以想象,出身于此的邓继军,看尽了中国证券市场轮回中的风云变幻,也练就了券商的盘面敏锐度与集中持股的激进风格。
2008年获得正收益堪称金中和在圈内的成名战。从2008年净值表现看,金中和确实抓住了两次机会,并成功进行了波段操作:“4•19”反弹行情中,金中和的净值从4月3日的0.993元一跃至5月9日的1.436元;5月后,邓继军及时退出市场;“9•18”政府再次出手救市时,金中和重仓入市,并将净值从1.37元提至新高1.4326元。正因为前期在操作上的保守,金中和才有本金在后阶段的反弹中取得更大的收益。同在市场反弹之时,另有一些私募基金因为本金亏损严重,明知市场机会很大,却已经没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