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取消了直接定价,估值与现有的A股企业会有很大不同,科创企业高成长性与高波动性并存,而且采取不同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之间估值也各不相同,这对企业及机构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投资科创板企业的过程中,需要优先确定该企业的估值范围。
科创板衔枚疾进。
昨日,科创板上会审议企业全部过会,迄今为止科创板首发过会企业已达16家,过会率保持100%。与此同时,科创板发行上市工作正式启动,华兴源创摘得科创板001号代码,市场化发行定价将迎考验,不少机构已经有所准备。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科创板企业如何估值,这对企业及机构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大部分科创板企业而言,由于处于创新初期,企业高成长性与高波动性并存,以往的传统估值体系恐怕并不适用,高估值在科创板初期或难以避免。
科创板过会企业达16家
一日两审,容百科技、光峰科技、安恒信息、乐鑫科技、心脉医疗等5家公司均过会,至此,科创板6批上会企业保持着100%的过会率。与此同时,更多的科创企业步入注册程序,截至6月18日,提交注册申请的公司增至7家,目前的状态均为“提交申请、进一步问询中”。
目前科创板上会的节奏正步入常态化,除了昨日上会的5家企业外,在接下来的6个工作日里,还将有6批共14家企业上会。截至6月18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为123家,过会企业总数已达到16家,其中7家已提交注册申请,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已取得证监会同意科创板IPO注册。
记者统计显示,在上交所排队的科创企业,从受理到上会审议平均用时70天左右,最快的用时不到60天,杭可科技从4月15日披露申报稿以来,不到两个月就冲到了科创板上市委接受“检阅”。而A股其他板块上市公司平均审核周期则在1年左右。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要想早日上会,获得证监会注册,企业需要在问询阶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准确、全面、完整地回答上交所的问题,只有认真清楚的回复才可能“抢跑”,早日拿到上会通知。
当前,已有科创企业收到上交所的五轮问询,从自称“拥有自主运控的遥感卫星星座系统”,到修改为“拥有自主运控的遥感卫星星座100%成像载荷能力”,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面对交易所的几番追问,逐渐回归到更加“朴实”的自我描述。另外,有4家企业收到4轮问询,更多的企业停留在二轮、三轮问询阶段。
随着科创板进入开市倒计时,公募基金的相关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包括科创板产品的发行、公募科创板团队的组建和科创板标的的研究等方面。一位公募基金的相关人士表示,科创企业的深度研究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将披露科创板申报材料的拟上市公司,根据所在行业进行了研究员分配,完成了系统性梳理,挑选出一批重点公司名单,由研究部总经理亲自带领团队,根据每一批上市企业情况进行工作细化,在其上市前和上市后持续跟进,根据其表现情况选择投资时机,长期、深度挖掘其投资价值。
发行定价环节面临考验
拿到证监会注册生效的华兴源创,成为了科创板第一股。招股书显示,华兴源创此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01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原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华兴源创拟募集资金数额约10.09亿元,用于平板显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半导体事业部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补充流动资金数额3.5亿元。
科创板企业后续发行定价环节将面临考验,由于科创板新股也不再设23倍发行市盈率高压线,市场化定价后,与现有IPO定价机制有本质区别,企业高估值发行的现象可能会增多。加之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
联讯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朱俊春表示,科创板取消了直接定价,估值与现有的A股企业会有很大不同,科创企业高成长性与高波动性并存,而且采取不同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之间估值也各不相同,这对企业及机构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投资科创板企业的过程中,需要优先确定该企业的估值范围。
以华兴源创为例,华鑫证券采用相对估值PE法和绝对估值DCF法,分别对华兴源创估值进行了分析测算,最终得出公司当前估值约为102.98亿元,并给出了公司对应股价为25.68元/股的判断,建议询价区间为23.35~28.01元/股;华创证券则建议考虑相对估值法中的PE对华兴源创进行估值,给出的合理价值区间为21.2元~27.7元。券商研报的测算只是给出建议,而在实际操作中机构如何对科创企业估值定价,仍是颇为挑战的重要环节。
科创板打新收益率如何也受到市场关注。安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由于底仓要求6000万以下的账户可能会被剔除,且私募基金要求提升或将导致网下参与者数量下降,导致科创板网下打新的中签率会提升。
除了科创板本身的投资机会外,华创证券分析师王君预计,科创板上市,一方面会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引导资金向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公司分流,进而提升真正有前景的科技股公司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科创板的设立也将进一步丰富A股估值体系,提升A股科技股的估值水平,提振新兴产业龙头公司的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