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是很多中小股民的终极梦想,每当市场步人阶段性调整,股民就会急切地想知道:什么时候会形成阶段性底部?因此中小股民们就运用包括移动平均线技术、波浪理论等多种方法来对市场底部进行分析和预测。但事实证明预测极少成功,以致那些听信了专家预测试图进场抄底的投资者一次又一次被套半。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结果?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改变呢?
2008年,当中海发展(600026)一路从34.99元跌至8月份的16元左右时,一直关注该股的上海股民马先生欢欣鼓舞:股价终于见底了! 8月15日该股开始了小小的反弹,上冲5日均线,马先生认为抄底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迅速建仓,并且打算行情拉开回档时再陆续补仓,没想到上涨行情仅维持了几天,股价就又继续下跌,虽然被套牢了,但章好马先生买的还不算太多。
大底一旦来临,没有投资者不希望在指数最低点满仓买入最强势的股票,从而获得超额回报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投资者难以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做反的倒大有人在。因此,中小股民在抄底时-定要慎之又慎,以免“偷鸡不成蚀把米”。
首先,导致抄底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股民总是力图对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然而,由于影响市场趋势的因索太多,其中又有许多因索根本无法提前预知和度量,如经济调控究竟出台何种具体政策、何时出台、将如何影响市场以及影响程度等,因此失误率自然会很高。靠猜测是产生不了市场底部区域的,要想有效提升投资操作的成功率,就必须放弃预测的企图,改为对已出现的事实进行甄别。
其次,查探底部要方法得当。要知道,市场之所以会阶段性交替出现“顶部”和“底部”,根源还在于场外资金与场内筹码的反复博弈,而移动平均线技术、波浪理论等方法并不能够及时准确度量每个交易日场外资金与场内筹码博弈的程度,具备这种功能的只能是成交量。对于这一观点只要查看一番大盘K线图就一目了然了: 2009年7月29日,上海市场出现了该轮上涨行情中的最大成交量3029亿元,至2009年8月4日,上证综指形成了该轮上涨行情中的最高点位3478.01点,此后市场即进入周期性调整。随着2010年6月28日市场迎来调整以来的最小成交量和7月2日“地价” 2319.74点的形成,市场于7月9日开始进入新一轮升势。
再次,成交量分析失误。股市中有一句俗语:“天量见天价, 地量见地价”,大部分股民都知道这句话,那为什么仍然会出现大量的操作失误呢?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中小股民轻易相信了某些人的观点,或自以为经验丰富,眼力高超,将行情回调过程中的缩量误作“地量”而提前抄底。然而,这个成交量究竟能否构成名副其实的“地量”,并不是你或某些专家的主观认为的。有效甄别“地量” 的方法,一是必须搞清楚行情回调过程中的缩量同真正“地量” 的关系。二是读懂市场通过盘面语言向你发出的信号:只有当市场由跌转升,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温和放大,方可证明前面出现的是“地量”。
最后,当底部出现时都需要保持足够的仓位。投资者可以抓不住最强势品种,但不能让资金闲着。一方面,要树立防踏空的意识。如果说,在“牛末熊初”,持股不动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那么,在暴跌已经发生、极有可能“熊去牛来”的情况下,割肉轻仓则是更愚蠢的事情。所以,当指数处于底部区域时,一定要确立强烈的仓位意识,牢记“仓位也是硬道理”这一投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