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浪形与黄金坑
波浪理论有人用“八浪循环”来概括其特点,即“五上三落”一一推动浪为五个小浪(第一浪、第二浪、第三浪、第四浪、第五浪);调整浪为三个小浪(A浪、B浪、C浪),上述“五上三落”运行完毕之后就形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波浪理论还有更加细致的划分,但投资者在研判及捕捉黄金坑时只要从大的波浪形态上把握即可。根据股票历史走势观察,很多股票品种的黄金坑往往产生于大三浪(ABC)或者五浪之中。
大三浪(ABC)中的C浪、小五浪中的第五浪与黄金坑往往有“不解之缘”,其形成的机理来自于波浪理论的规律性及主力操作的习惯一一ABC三段式下跌或者五浪式下跌。三和五这类的数字往往可以清晰地预测及判断股价调整结束的时间周期及调整结束的大概区域。
浪形结构与黄金坑出现共振需要得到MACD技术指标底背离的确认,最好能够得到成交量的确认。若浪形结构与黄金坑共振时,MACD出现大型底背离现象,而且股价呈现很强的抗跌性,底部出现放量涨停板现象,那么黄金坑形成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二、底背离
底背离一般出现在股价相对低位或者股价调整即将结束时。当股价的低点比上一次低,而技术指标的低点反而比上一次的高,就产生底背离现象。底背离现象通常暗示着股价在低位区可能出现反转向上,是技术上发出的买入信号。
底背离往往会与浪形结构产生“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大三浪或者五浪结束时,技术指标通常会出现底背离现象,使得浪形结构与技术指标相互印证、相互共振,从两个角度突显黄金坑的“发现”功能及“预测”功能。
底背离现象实际上是技术指标发出的“拒绝下跌”信号,暗示股价的下跌已经超出“合理”的极限范畴,技术指标提前做出“否定”行动。尤其是出现大型底背离形态,并且MACD出现双金叉的现象,更加能够印证黄金坑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可靠性。
有句话说得好:“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底背离可以纠正习惯性做空看空思维。通常股价持续性下跌会让大多数人对股价下跌预期形成同一个思维,千军万马一个方向,所有人都一样的行为方式,往往导致“身在底中不知底”。然而,底背离可以纠正这种习惯性思维方式。
底背离在使用中同样要结合浪形结构、大盘环境、业绩题材、市场热点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单纯地、形而上学地使用。
三、涨停板
底部涨停板是发现股价启动的重要信号,尤其是放量涨停板,往往透露出主力资金强势启动的意味。
当股价经过大幅调整,风险充分释放,往往会出现“跌无可跌”的现象,同时技术指标也出现“抗跌现象”一一底背离。因此,底部产生的涨停板往往是股价启动的信号。
案例:辰州矿业
分析:股价自2011年8月8日开始大三浪的调整,并于12月28日见底。在大三浪之C浪的尾端,MACD形成了大型底背离结构。2012年1月6日产生底部红三兵后,经过四天的震荡整理,1月17日主力拉出涨停板奠定了黄金坑的基础。此后股价绝对涨幅达到55%(见图)!
辰州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