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期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日K线图,代表的是一天的开盘价与收盘价、最高价与最低价,但是在所有软件中,还有很多个周期,大到年线、季线、月线、周线,小到60分钟线、30分钟线、15分钟线、5分钟线、1分钟线。一根年K线由4根季K线构成,一根季K线由3根月K线构成,一根月K线由4.3根周线构成,一根周K线由5根日K线构成,一根日K线由4根60分钟K线构成,一根60分钟K线由2根30分钟K线构成,一根30分钟K线由2根15分钟K线构成,一根15分钟K线由3根5分钟K线构成,一根5分钟K线由5根1分钟K线构成。
上述的各周期之间,前面的大周期都是由后面小周期的几根K线构成,分时图的波动会形成1分钟K线的走势,此后行情的变动会从1分钟的K线一点点向上个级别K线上传导,直到最后影响到年线。大周期上的走势一定是对应小周期某个时间点上的走势,但是大周期不能
看清开盘价与收盘价、最高价与最低价是通过什么样的运动形成的,这一点只能在更小的周期上看清楚。在趋势中大周期的趋势会制约小周期的趋势,在转折点小周期会引领大周期转势。
2)波段
当某一行情对应的时间周期上,在某个波段上走出了3个小波段后动能减弱,说明股价将要见顶或者见底,这是顶底形成的必要因素,此要素不形成则不可能形成顶底。
无论在哪个时间周期上,股价都是通过一个个波段循环的形式运行的,波段是否完整是进入调整的关键要素,大周期的一个波段是由小周期的多个推动波段和调整波段构成。分析波段是否完整、是否运行结束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而波段之间动能的转化又是决定后市行情强弱的主要因素。
3)动能
股价运行只要形成某一方向的趋势至少要运行三个波段。在某个行情对应的时间周期内,股价沿某一方向运行的动能没有改变时股价就会仍然沿原方向运行,若股价运行波段出现3个小波段后动能减弱,说明股价有转变方向的可能。
股价在每个波段的运行都可以对其动能进行衡量,比较动能强弱变化常用的办法就是一个波段的上涨幅度除以运行天数。在软件中,可以通过平移矩形的方式进行测量。
方法一:
第一波上涨12个交易日,涨幅16.07%,平均涨幅1.34%;
第二波上涨11个交易日,涨幅9.01%,平均涨幅0.82%。
结论:很显然第二波上涨的动能有所减弱。
方法二:
在软件上将上涨的第一波用矩形框住,要求矩形左下方的点对准上涨波段起点,矩形右上方的点对准上涨波段终点。然后将矩形向右拖拉,使矩形的左下方的点对准第二个上涨波段的起点,之后松开矩形。由此可以发现,第二波的上涨时间和第一波差不多,但是上涨空间只有第一波的一半多一点,所以第二波的动能明显减弱。
4)空间
每个波段上涨或下跌的幅度称为空间,在讨论波段空间时,不同波段之间空间上的关系远比单个波段的空间更具有意义。在波浪理论中将深度讨论每个波段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作为波段空间的预测标准,也可以作为分析波段间内部结构的标准。
在某一行情对应的时间周期中,一旦股价接近空间预测的支撑位或压力位,且波段结构完整时,这种见底或见顶的信号比较准确;若接近空间预测的支撑位或压力位时股价波段没有完整,说明该支撑位或压力位可能被突破。若股价没有运行到预测的支撑位或压力位时,股价波段结构就已经完整,说明股价在该波段的运行比较弱。
5)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对于波段的重要性基本相同,尤其在横盘调整期间,当横盘时间达不到时往往会延长时间,或者选择在空间上快速达到整理的幅度。在某一行情对应的时间周期中,当时间接近对称时间或重要时间窗口时,波段结构完整,这种见底或见顶的信号比较准确。
6)形态
在某一时间周期内,股价沿着某一方向运行,当动能没有减弱之前形成的形态可能是中继整理形态,当动能减弱后形成的形态都有形成反转的可能。当股价动能减弱后破趋势线再破形态线构成双突破后,可确认转势成立。若股价先破形态线再破趋势线构成双突破后同样可以确立转势。有关双突破的知识会在后文中详细介绍。
在股价运行的结构中,形态的作用非常大,尤其是在整理期间的形态。如果说K线是一个点,那么多根K线在一起就会构成一个面,而形态就是这个面的直接表现,对股价运行的整体把握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7)趋势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这句话在股市中仍然适用。当上升趋势形成后,趋势中的调整为次级运动,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会非常小,所以不会扭转大的上升趋势;当下降趋势形成后,趋势中的反弹为次级运动,反弹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如果此时逆势操作很有可能被下跌的大势瞬间吞没。
在某一时间周期内,股价沿着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运行,只要动能没有改变,趋势就一直起作用。若股价运行动能改变,只要不破上升趋势线或下降趋势线仍然不能确认股价转势;若形成破上升趋势线或下降趋势线的走势,股价才有转势的可能。但是在原趋势中,上升趋势线起到重要支撑的作用,下降趋势线起到重要压力的作用,在股价动能没有改变之前每次接近趋势就有可能形成相对的低点或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