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市分析]好机会不常有,天上掉馅饼时,要用水桶接
1976年,巴菲特抓到一条“大鱼”——如今的美国第二大汽车保险公司GEICO。他陆续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直到占有GEICO近50%的股份。对大部分人来说,这足够了。但对巴菲特来说,不够。他一直盯着这条“大鱼”。1995年,巴菲特提出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剩下的近50%的股份,这个价格几乎相当于前一半股份价格的50倍,人们以为巴菲特不会在如此高位买进,用50倍的价格加仓,这太疯狂了,但巴菲特出手了。后来他大获全胜,GEICO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内在价值增加了500多亿美元。
巴菲特曾说,在他40年的职业生涯里,只有12个投资决策,使他拥有了现在的地位。买入GEICO的股份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GEICO是巴菲特的“初恋”,更是他一生的“好运”。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巴菲特跌过跟头后的补救,他更早之前就抓到过GEICO这条“大鱼”,只不过很快把它放了。
在1951年,巴菲特还是格雷厄姆的学生时,用自己的大部分资产——约1万美元买进GEICO。第二年,巴菲特赚了将近5 000美元,他开心地全卖了。20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值竟高达130万美元,比他买进时翻了130倍。这给了巴菲特巨大的教训,他说:绝对不能卖出一家显而易见的卓越公司的股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抓到一条“大鱼”后,千万别轻易放手。
你过去是否抓到过“大鱼”,却傻傻地放手了?
有选择,必有放弃。
战略思维中比较核心的两点就是放弃和排序,意思分别是通过放弃找到最核心的选择,通过排序找到推进一件事的最佳顺序。
为什么要有战略思维?,,,,,,,,,,,,,,,,,,,,,,,,,,,
大家都知道加多宝,它最初的定位是药用保健产品,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后来,加多宝进行战略调整,放弃药用保健产品的定位,将定位改为解决上火问题的产品,从而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其年销售额猛增至几百亿元。
如果加多宝战略不变,那么靠激励销售员的方法,也许可以让销售额从1亿元变成2亿元;靠优化配送效率的方法,也许可以让销售额从2亿元变成3亿元;靠并购同等规模的竞争对手的方法,也许可以让销售额从3亿元变成5亿元。这些方法看起来都很有效,但从销售额增长量级来看,这些方法都没有让企业实现实质性跨越。
只有改变定位,优化战略,加多宝才能让销售额从1亿元变成几百亿元,才能实现量级的巨变和根本性跨越。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任何执行环节的改良,都不如战略环节的改良重要。一个好战略能够产生强大的杠杆效应,其力量会超过任何会计师、广告人、销售员所能贡献的最大力量,它能让你实现倍数级,甚至指数级增长,帮你更快、更好地达成目的,增大成功的概率。
企业发展如此,个人发展亦是如此。
中国约有90%的人月薪不过万。假设你月薪5 000元,如果更认真地工作,一个月可能多赚1 000元;如果多加班,一个月可能多赚1 000元;如果跳槽,可能涨薪1 000元。你会发现上面这些做法不会给你带来质的变化,你的月薪可能只能从5 000元涨到1万元,不能年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要想发生实质性跨越,还是得靠战略设计能力。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得到的过程。但是想得到的太多太多,最终能得到的必然是少的。一些真正能大“得”的人都是“无情”的。对于你不敢放弃的、你不舍得放弃的,他们都敢,也都舍得放弃。
陈睿2010年作为金山网络(现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跟随傅盛创业。2014年5月8日,猎豹移动在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但在猎豹上市前,陈睿离开了,加入B站创业,按照当时猎豹的股价,他因为早走几个月,至少放弃了1亿元。决定离开时,傅盛问他:“这么急吗?马上要上市了。”陈睿说了一个字:“嗯。”
后来他解释:“我退出猎豹去做B站绝对不是出于经济上,我有一种预感——我如果不去做这件事,我会后悔一辈子。B站可能是这辈子我能遇到的最适合我的事。有时候你只能先舍再取,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这辈子只能要一个东西。”
然后呢?B站2018年上市,如今市值超过150亿美元,陈睿是B站的董事长兼CEO。
设计战略时要做无情的优先排序者,培养战略思维的第一步是放弃,第二步呢?答案是排序。为什么要排序?一是因为你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二是因为并非事事都会决定成败,所以你也没必要事事做到完美。所以,先排序,再做事。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做一个优先排序者。让优先排序这一战略思维能始终贯穿在我们的做事过程中,让我们避免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
学会放弃,再学会排序,这是培养战略思维最重要的两点。不过,还有超级重要的第三点:不断升级战略。这也是战略本身,甚至是顶级的战略。升级战略才是真的重视战略,把战略工作放在了足够高的位置上。
制定好一个战略,然后一劳永逸地执行,是最大的懒惰。公司的创始人一定要有战略,但即使有了战略,创始人也要继续天天想战略。竞争对手在迭代,行业竞争格局在变化,产业技术在更新,经济周期在发挥作用,你怎么能一劳永逸地使用同样的战略呢?
一个人的一生也是一部创业史,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也需要迭代自己的成长战略。如果不能持续迭代,人只能获得短时间的成长,不能持续成长。
谈到战略,必然会有人想到执行。战略和执行力哪个更重要?用一句话来讲就是,战略方向要浪费,战术执行要节约。
全聚德、天津人不吃狗不理” 老字号们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