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必读
名家
学堂
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票知识>股票投资策略>
分离效应分离效应是人们想等到信息显示后再进行决策的倾向。也就是说,即使有些信息对决策并不是真的重要,在没有信息时也会做出相同的决策,也要等到信息显示后才采取最终
显著性思维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后影响很大,能为人们所瞩目。对于这样的事件,人们通常会高估其发生的概率。例如,飞机失事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最近媒体报
后悔与认知偏差人们在犯错时常常会有一种倾向:后悔。为防止后悔,人们有时会发生非理性行为,除非这种后悔已经有了说法。这种心理状态同样普遍存在于经济活动中。例如,即
自信情结过分自信、高估自己的判断力,是人类相当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不少心理学家已经在实验室里反复验证了人类这一显著的心理特征。有的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它是人类最容易
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动态均衡的形成与证券市场的效率是紧密相关的,而证券市场的效率又与证券市场的信息密切相关,因此证券市场信息在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动态均衡过程中扮演
EMH依赖于三个条件:一是相关信息在投资者之间获得充分的披露和均匀的分布,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二是投资者必须自觉根据理性原则制定投资决策与进行交易活动;三是
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认为,在市场经济范围内,价格体系是收集不同个人信息的信息收集者。这样,当人们观察价格体系后,他们就能够完全预测出在市场和价格中的可资利用的数
到目前为止,经济意义上的信息尚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尔萨克(1959)认为,申农信息论中有关事件状态的信息量难以构成一般经济理论中信息价值的
技术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市场信息有效性理论基础上的。如果股票价格呈随机波动,那么,股票投资就像赌博一样,是在做某种游戏;如果股票价格呈现非随机性,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必
Shiller(1981)是对EMH最早提出质疑者之一。他发现了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率远远大于能被价格等于红利折现模型解释的波动率,这个结果使得人们开始对EMH进
首先,对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很难成立。与理性假设不同,现实世界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例如,①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特性并非总是风险中立,而更多的是风险厌恶或风险喜好
在市场信息有效性不断获得支持性证据的同时,学者们也发现了一些证券市场的特异现象,它们似乎与市场有效性假设相冲突。下面列举的是一些主要的证券市场的特异现象。(1)
国内学者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检验研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市场的规范性较差,数据的可靠性不高,因而得出的结论也莫衷一是。基本上有
第一类实证检验第一类实证检验认为,在EMH成立时,当影响资产价值的信息在市场中公布,价格应该快速、正确地反应并将信息融入价格。“快速”意味着那些接受信息迟的人不
信息集是市场信息有效性问题的核心概念之一。Roberts(1967),Fama(1970)根据不同的信息集将市场有效性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见图5-2):图5-2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