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拜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也在反省股票投资。书中有句话是“不要对事物抱一种那错待你的人所抱的同样的意见,或者抱一种他希望你有的意见,而是要按其本来面目看待事物”,那股票投资本来的面目是什么呢?又如何去认识上市公司的面目?
一、成长解析 看成长能力
股票投资本来是对上市公司未来预期的一种投资,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必然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与成长能力有关的因素有很多,但本质上看,可以从应收增长与利润增长来分析。
1.营收增长
营收,即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看营收增长,需要看主营业务收入。营收暴涨主要来源于其他业务收入的情况下,利好仅仅是短期刺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才是最大的看点。毕竟只有主营业务才是上市公司的主要支撑,也是价值主要体现的方面。
2.利润增长
周所周知,营收增长并不一定代表利润增长。而且利润增长才是经营成果的体现。若上市公司利润稳定增长,在二级市场上,其股票上涨的概率会大增。当然,也需要分析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和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型公司需要利润不断增长,而成熟稳健的企业利润要求偏稳定。
当然,营收增长与利润增长兼备的企业是我们所追求的,但这些财务数据,仅仅是代表过去。看好“双增”的公司也是基于这样的良好状态,对未来财务数据持续增长的一种预期。
二、预期解析 看发展战略
除了对财务数据的看重,对公司发展战略的解析也是必要的。当然,前期的发展战略是秘而不宣的,分析上市公司发展战略基于已公布的战略方向、目标和途径以及节奏,对未来公司的一种“想象”。想象空间越大,其股价越有表现空间。
1.方向与目标
发展战略似乎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忽悠式”发展战略也经常出现。而且部分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公布,也是主力出货的时候。因此,公司发展战略需要提前分析,并注意公司方向和目标最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
以三江购物为例,在去年11月8日发布停牌公告,在11月21日复盘,股票连续拉升。原因是阿里巴巴入股该公司,发展战略涉足“新零售”。而“新零售”符合市场导向,公司的股价也随之拉升了四倍多。
话又说回来,这是事后分析,市场信息不对称,如何分析把握信息呢?这需要将发展战略的目标与方向加入到分析上市公司的框架中,以市场上热点地区、热点概念的上市公司战略入手,分析后市公司可能有的战略。
2.途径与节奏
弄清公司发展战略的方向与目标是前提,重要的是分析实现战略的途径与节奏。可以通过其战略方向与目标分析推测其实现途径。到底是通过并购整合?还是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或其他的方式?
把握途径的可行性和实现的节奏,可以分析出股票在二级市场大致爆发的时间段,进行提前布局。
三、优化解析 看股东构成
除了公司的发展战略,股东的构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瓶颈。需要优化公司内部的结构特别是股东结构、股权结构与核心团队。反映到二级市场上,就是十大股东结构、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与团队核心成员。
1.十大股东
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对公司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组成的股东会,能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因此,若十大股东中实力越强者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发展是好事儿。特别是国有控股的企业,部分公司会存在混改预期。当然,若新进股东实力较强,长期对公司股价有助推作用
2.场股十大流通股东
十大流通股东对上市公司股价有直接影响,也决定股价平稳程度。若十大流通股东中,资金实力较强者持股比例较高,也就是筹码集中到实力强者手中,股价相对比较平稳。但在拉升的时候,也越容易拉升。但筹码基本集中到自然人手中,股价波动相对剧烈,风险性较大。
3.团队核心成员
管理层核心团队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公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然,管理水平是一方面,管理者附带的资源也是很重要的,若是管理团队具备较强的人脉资源,对企业发展也有较大的助力。当然,也有利于二级市票的表现。
当然,组成企业的各部门的核心团队也很重要,是企业发展计划的实施者。必要的关注,也能分析出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利于投资策略的制定。
四、升值解析 看市值管理
除了公司的成长能力、发展战略、股东构成对上市公司股价有影响,市值管理的意愿与能力也对股价影响较大。市值管理不是股价管理,不是操纵股票价格,而是注重价值管理,服务于公司的发展战略。
1.市值管理意愿
简单来看,上市公司中,管理意愿强弱与本身公司的估值水平有关。若估值水平偏低市值管理意愿较大,也是由于被恶意收购的风险较大,特别是经历万科事件之后,各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也逐渐重视。被低估的企业可以做好追踪,价格回归价值的过程会有投资机会。
2.市值管理能力
市值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历次市值管理成果来分析,比如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能力。若市值管理能力强,可以在推出管理计划后,追踪上市公司的表现。若市值管理能力较差的,在推出市值管理计划后,需要注意短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