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时间的套牢,这部分投资者己经麻木,几乎没有售卖的欲望,所以,股价在底部是不会有大成交量的。失去了卖方的供应量,即使买方很强悍也不会得到太多的筹码,相反,股价涨得越快,持股者就越惜售。所以,除非个股有基本面上的巨大变化或大盘出现了暴跌而部分主力极力看好(即使有个别机构忍无可忍地在股价底部进行了抛售,个股也不可能在此时出现集体抛售的行为),否则底部放量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排除了个股有基本面上的巨大变化或大盘出现暴跌的因素后,若个股仍然在底部出现了大成交量的行为,那么往往属于不正常的异动行为,而且是主力刻意营造的结果。股价的运行只会有上涨、下跌、盘整这三种趋势,底部放量时的股价走势也不例外,只是这时的三种趋势往往是主力预谋的结果,而不是市场的自然选择。
1.底部放量上涨
这往往是主力对倒放量的结果,此时主力正在讲述“放量会涨”的故事。主力为了吸引投资者来购买低价筹码,在底部制造放量,主要是由于:
①主力属于超级短线的游资,不希望继续增加筹码,但又希望在有了一定的底部筹码后有人共同参与;
②尾货没处理完的主力急于抽身,于是以对倒做量的方式来吸引市场跟风,但这也意味着此处并不是股价的底部。
无论是游资进场还是主力在处理尾货,此时的股价往往都处在半山腰,所以投资者只能从成交量上获得一些股价后期走势的答案,在起初是无法得知操作者身份的。若当时的成交量不是很大,说明市场的抛售压力还能够被买盘承接得住,后市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上涨;若当时的成交最很大,则主力对倒出货的可能性比较大,后市股价可能会退回原地。这里的卖量除了主力占有1/3之外,另外2/3则属于被套者的割肉盘和抢反弹者的短线抛单,所以要考虑成交量是否放得很大。抢反弹者的特点是宜早不宜迟,往往是股价刚刚止跌时他们就会立即买进,若几天内股价不上涨,他们就会立刻把筹码还给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放量是指不正常的特大量,如换手率达到了10%。当主力在底部启动行情时,为了消灭浮筹而采用的缓推式大阳线也会产生大量,但还不至于出现不可思议的大量,除非是大阳线碰到了某个关键的阻力位,或是当日有配送股或限售股上市。至于何谓正常的大量,何谓不正常的大量,就需要投资者的经验累积了。
2.底部放量下跌
大盘状况不好、公司业绩下降、个股题材透支等,会使股价从高位跌到底部。在这些利空的环境里,即使通过底部放量这些小动作,主力也是很难全身而退的,也很难减掉较多的仓位,而最终的结果则往往是账面亏损继续增加,交易佣金不断支付。
既然如此,那么主力还要在底部制造放量下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主力在进行最后的打压动作,即主力为了实施打压式建仓,通过一些利空消息,制造带量的破位图形,迫使最后的卖单涌出,自己则全盘接纳。若股票在带量急速下跌后,几天之内又能回到原价位,那么多半就属于这种原因。
(2)主力在强行出货。这往往是主力资金链断裂的后果,或是个股基本面出现了极度恶劣的情形。有时候,主力会在出货前将股价向上做个拉升的“试盘”动作,若市场买盘比较多。主力就会“先养再杀”;若市场买盘比较少,主力则往往会直接“杀鸡取卵”,这种情况会导致盘面出现数日或数十日的暴跌,最后个股常常跌得面目全非,而主力则是能拣回多少资金就是多少,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卖一个好的价位。
(3)换人坐庄。有时候,主力会寻找新的买家介入,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从市场上全身而退了,而一旦找到新的买家,他们就会约定在盘中交换筹码。但由于新买家常常会要求以更低的价格接盘,于是主力就会先将股价砸下来后再与新买家交换筹码。但这种情况一般会使个股下跌的幅度在两个跌停板之内,而不会导致盘面出现连续暴跌的情形。一旦新庄入驻之后,该股股价往往还会继续下跌,迫使尚存的浮动筹码涌出。
3.底部放量盘整
个股在底部放量时却出现了价格盘整的现象,这往往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主力护盘
若同期大盘持续下跌而个股却出现了盘整的行情,那么多数是由于有主力在其中护盘,而且主力还必须承接大量的抛盘,因此个股就会出现放量的盘整现象。但投资者必须提高警惕,因为护盘的主力不见得都有护盘的决心和实力。
(2)主力分仓
有时候,主力会用几个账户来进行交易,因而需要将筹码进行分仓,于是就会出现几次特大单的成交行为,一旦分仓过程结束,股价就会继续盘整。分仓的特点是盘中多次出现大单成交的现象,但却没有致使股价高涨或急跌,股价震荡的幅度也不大(对敲则是一个阶段性的持续行为,且带有明显的拉升或打压股价的目的)。
(3)交换主力
若个股几日内的成交量非常大,那么也有可能是新、老主力在交换筹码。该行为的特点同分仓的特点类似,但是成交量和大笔成交的频率远高于分仓时的情况。一旦新、老主力交换之后,往往新主力还会在市场上继续收集筹码或进行打压震仓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