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到各个证券公司里,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显示股价的屏幕了,其结构虽然各不相同,但主要内容都差不多,平常我们称之为大盘。也有时我们就把整个股市总的行情也称为大盘,而把当前申请买股票的总数和卖股票的总数分别叫做买盘和卖盘,而股票一天买卖的开始和结束则分别称之为开盘和收盘。在大盘上面显示的主要有股票代码、股票名称、前收盘价、今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最新价、买入价、卖出价、现手、总手、总额、涨跌等,如图1所示。
下面解释一下这些名词的含义:
前收盘价,是前一天最后一批交易的成交价格。
开盘价,是今天第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
最高价,报低价,分别是今天开盘以来有过的最高和最低的成交价格。
最新价,是刚刚成交的,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
买价,是当前愿意买入人出的最高价格。
卖价,是当前愿意卖出人出的最低价格。
现手,是说刚才成交的这一笔交易的交易量的大小。因为股票交易的最小单位是手,1手是100股。所以衡量交易量的大小时常用手数代替股数。
图1,股市中的大盘
总手,是今天开盘以来该股交易的所有手数之和。
买手,是比最新价低3个价位以内的买入手数之和的数量。
卖手,是比最新价高出3个价位以内的卖出手数之和的数量
总额,是今天开盘以来该股所有交易金额之和。
股价的涨跌是指现在的最新价和前一天的收盘价相比,是涨还是跌了。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直接标出涨跌的钱数,一种是给出涨跌幅度的百分数。一般在一个解幕上只有一种数字,有的公司里的显示屏上给出的是绝对数,有的公司里的显示屏上给出的是相对数,这样要知道另一个数字时就要通过计算了。
各个营业部里的显示屏幕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只能显示出上面这些内容的一部分。各个公司轮流出现,每隔一会就换一屏,你要看某个公司股票的价格要等它显示出来才能看到。各种显示屏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两行红色,两行绿色相间出现;有的只有一种颜色;也有的是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黄色表示不涨不跌,这里的涨和跌都是和前一天的收盘价相比较而言的。
在大盘上面除了各股的行情之外,还有几个数字:上证指数(深证指数)、指数涨跌+-、成交量、成交额,当然还会有时间的显示。
下面先讲一下什么是上证指数。为了考察股市股价高低的变化,各国都有不同的股市指数,如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我国香港的恒生指数等。上证指数是以1990年12月19日上海股市上所有股票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加权平均编制所得的指数。即以该基准日的所有各种股票的价格分别乘上各股的总股数相加以后再求其平均数,并以该平均价为100点,以后同样计算出每天的平均价格后,除以基准日的平均价就得到每天的指数。它是衡量股市价格高低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但这并不是说,指数上涨,所有股票的价格也会跟着一同上涨。经常是指数上涨时某些股票的价格上涨,而另一些股票的价格反而下跌。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看指数的高低,更要看具体每只股票的价格。上证指数中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是综合指数,它是把A股和B股综合起来计算出的指数。一般我们在报纸、杂志、广播中看到、听到的就都是综合指数。
除了综合指数之外,还有A股指数和B股指数以及各种分类指数,如工业股指数、商业股指数等,从中可以看到不同行业的股票涨跌情况。
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以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收盘点数为基点,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该指数是按照行业代表性、股票规模、交易活跃程度、财务状况等原则挑选出180只样本股票用加权平均办法计算出来的,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都分别占到上海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的1/2左右。因为它的计算方法虽然和上证指数差不多,但范围却小得多,而且只计算流通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灵敏度,同时又可以引导市场向经营业绩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企业投资。这是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做法,因为上市公司很多,全部计算太复杂,所以只从几个行业中选取一部分最重要的公司来进行计算。而这些公司也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经常进行调整。
深证指数也有好几种,其中最常用的一个是综合指数,一个是成份指数。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和上证指数差不多,只不过基准日期是1991年4月5日。深圳的成份指数比上证30指数推出还要早得多,它是从全部上市公司中取有代表性的40家公司作为样本,取其流通股份加权进行计算得出的,基期是1994年7月20日,基日指数是1000点。
指数后面的“指数涨跌+-”是以前一天的收盘价指数为基数,今天涨跌的百分数。说明今天的股价指数和昨天相比是涨了还是跌了。
总成交量的单位如果是手,换成股数时就要乘上100。如2792485就是279248500股。是把股市上所有成交的股票数量加在一起得出来的。
总成交额的单位通常是万元,所以35000就是3.5亿元,它是股市上所有成交股票的总金额。
看懂这个大盘,我们就可以了解股票的价格,也才可能进行股票的买卖。报刊杂志上的股票行情表也都和它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