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称,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核工业领域央企整合的大幕即将缓缓拉开。台上的主角有哪些亮点?大幕拉开究竟是投资机会,还是风险?
一、何为核电
核电,顾名思义就是核能发电,即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核能转化成电能。而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核电大国,在运行、在建和拟建的核电机组52台,在建规模全球第一。那为啥还得发展核电呢?
1.能源结构不合理
虽然我国属于核电大国,但是我国的能源机构依然非常不合理。还是以煤炭发电为主,占能源消费的63.72%。煤炭不仅是一次性化石燃料,而且以此发电带来温室气体、雾霾等环保问题,弊端显而易见。核电等清洁能源占比甚少,其中,作为核电大国来说,核电占比更少,能源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2.产业链优势明显
作为核电大国,我国核电产业链条已经较为成熟,大致包括前期设计、设备制造、土地建设及设备安装、电站运营和废物处理五个环节。而且作为建设周期较长的核电产业,在保障核安全的情况下,我国的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此外,各环节涉及的领域都较为广泛,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也是缘于核电属于高端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核电对材料、冶金、化工、电子等十多个行业都有带动作用,另外,对海水淡化等多个行业也有推动作用,产业链优势明显。
3.国外需求旺盛
据WNA最新统计,全球计划建设的机组数量达164台,来自22个国家,其中7个是无核电国家。特别对于资源贫瘠的无核国家来说,对能源的渴望异常。预测,在 2015-2040 年间,预计将有约365GW的新增核电容量并网发电,亚洲、中东欧、非洲和南美将成为核电新建的热点区域。而作为已经具备第三代核技术出口能力的大国,面对海外核电市场,在彰显实力的同时,发展核电还能给国家带来巨额受益。
二、核电投资逻辑
核电作为朝阳产业,投资价值毋容置疑。但中短期来说,核电投资的内在逻辑又在哪里?有哪些方面的体现?
1.核工业央企合并
日前,中核和中核建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公布消息称,中核正在筹划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原来所说的“中核与中核建的合并就像是‘谈恋爱’”有可能进入“闪婚”。合并预期较强,也侧面反应出国内对核电建设的加速。这也给涉及核电企业带来利润提升的预期,短期市场炒作情绪升温。
2.政策支持及市场空间大
近期,《2017年能源指导工作意见》发布,并指出年内计划开工8台机组。截至目前,没有一台机组开工,时间预期愈来愈强。此外,据测算,单台机组投资建设160亿,核电设备投资占比约在50%,基建投资占比30%,人力成本10%,融资成本10%,核电设备市场预计超千亿,核电土建安装市场8台机组沿海开工建设也有400亿的市场空间。年内核电有千亿市场带开启,中期核电发展也有较大预期。
3.核电走出去见效
随着我国核电技术逐渐成熟,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具备出口能力,我国已与巴西、阿根廷、英国等国签订备忘录或合作协议,并出口相关的核电技术产品。并且在上个月核电“走出去”有实质进展,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核电低压加热器出口法国。此外,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核电“走出去”取得较为明显的发展,跟沿线沙特等国签订合作备忘录。
三、核电布局方向
既然核电中短期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那怎么考虑布局思路呢?考虑到眼前,国内核电装备以国内消化为主,且2017年就有8台机组需要建设。当下布局可以从核电站的建设周期考虑,由于建设周期较长,前期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与核电建设企业优先受益,因而可以从这两个方向考虑布局。
1.高端核装备企业
核电建设周期较长,一般在5年以上。根据规划我国年内有8台机组开工建设,从核电站建设周期来讲,目前阶段属于设备招标期及设备制造期。在核电领域相关子行业技术龙头企业,有望中标,一旦中标就相当于拿到一张“长期饭票”,对企业的业绩有较大的提振。可以关注浙富控股(002266)、主管道建设龙头台海核电(002366)等。
2.核电建设企业及原料提供商
除了设备中标企业受益外,提供设备制造原材料的企业也会因其产品下游企业中标核电设备,也会有业绩提升预期。另外,根据《2017年能源指导工作意见》年内8台机组需要开工,而时间已近过去三个月,开工时间窗口逼近,核电站建设企业及上游原材料提供商有望受益。可以关注核电站建设龙头中国核建(601611)、原材料提供商可以关注大西洋(600558)等。
小结:本轮核电题材的炒作,主要基于事件预期,也就是“核工业央企合并”这一事件合并。另外,核电产业属于朝阳产业,还有核电站建设开工这一实质事件预期。对于此类题材后期的炒作延续性较强,可以持续关注。目前状态,前期投入较大未见短期产出,这样对核电产业链中上游相关企业会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