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在中国的最西端。虽然说早已建成了城市,但依然保持着“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风光。就是这样一个边陲小城,近几年却吸引了大批的影视公司前来注册。
为什么大半个影视圈都跑到“羊群”里去?还是因为“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
2010年,霍尔果斯成为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新注册企业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国内最优惠的税收减免的政策。首先是企业所得税是国内唯一的“5免5减半”的地方,也就是说,前5年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和中央都不收,后5年的地方政府不收。此外还有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简单来讲,属于软硬件开发、影视传媒、创业投资、总部经济是可以享受多重优惠政策的。
如果一家公司年营业额是1亿,平均利润率是10%,增值税实际税负是5.6%,按正常情况,一年要缴税880万。但在霍尔果斯,按最低的15%奖励标准计算,最后税收是550万,一年节约出大概三百多万。税收属于公司的纯利润,所以“避税”,成为影视公司和明星涌向霍尔果斯的最终目的。
除了“避税”,今年年初,证监会又与新疆签了一个协议,对新疆的上市公司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不仅如此,从2017年起,成功上市的企业,还能得到霍尔果斯市政府,按不同板块给予30-200万的奖励。毫无疑问,这对于某些野心勃勃的影视公司,也是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可以说正是这些特殊政策的吸引,霍尔果斯成了“中国影视行业的开曼群岛”,一夜之间成了影视行业的避税天堂!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到现在,大概已经有30多位明星、导演,超过1476家影视文化或者传媒公司在霍尔果斯落户。之前还有消息说,因为在霍尔果斯注册公司实在太多,工商局的营业执照都被打完了。
那么这么多的影视公司真的远去新疆建立了人员、技术团队,或者在那里开展业务办公吗?答案当然是:不!
如果你翻看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料,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影视公司的注册地都是一样的。这么多的公司集中在一个办公地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再加上绝大多数公司注册完毕,不会在霍尔果斯安置任何人员,也不租借办公场地,在这里的运营成本几乎是零。所以在水皮看来,霍尔果斯的优惠政策,实际上是让这些影视公司完成注册而已。
换句话来讲,霍尔果斯成了典型的皮包公司集散地。这显然是与政府政策背道而驰的,如果说霍尔果斯仅仅成为一个“中国的开曼群岛”的话,那这就不是当初政策制定者的愿望。当然也不会给霍尔果斯带来实质性的发展。对于其它地区,实际上也会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嫌疑。而这个结果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