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读懂上市公司> 读懂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都在卖身赚钱,你怎么看?

读懂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都在卖身赚钱,你怎么看?

2018-12-12 10:39:50  来源:读懂上市公司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1分钟的时间

读懂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都在卖身赚钱,你怎么看?

时间:2018-12-12 10:39:50  来源:读懂上市公司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每当朝代更替战火纷飞的时候,无数老百姓都会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易子而食。能卖的都卖了,可还是没饭吃,所以只好卖孩子换几斗米吃,可惜有售无受,最终被活活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几百年过去了,这种通过变卖资产活下去的生存法则一再被重复,并被当下的很多企业成功借鉴。辛辛苦苦开工厂,不如买上几套房。在面临亏损、保壳等压力的时候,出售房产成为ST股票的首选。另外,变卖固定资产和股权也屡见不鲜。

打从11月份至今,这些卖身的企业数量之多足够形成一个大的班集体。其中的很多企业大家都很熟悉。

读懂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都在卖身赚钱,你怎么看?

1、三房巷:卖了45台织布机

2018年12月3日,三房巷将公司拥有的部分纺织生产设备中的45台织布机出售给柳XX,交易金额为446万元。

江苏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三房巷村,成立于1994年,于2003年上市。

公司以印染整理为主业,是国内印染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同时,公司还涉足PBT树脂和电、蒸气业务,电、蒸气收入来自于合资的江阴新源热电有限公司。

读懂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都在卖身赚钱,你怎么看?

2017年末,三房巷染色、整理布业务的毛利率不到1%,换言之,三房巷的这块业务是亏损的。

2018年以来,环保治理政策使得很多中小印染企业关停,三房巷这种体量大的印染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产销量存活了下来;

然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纺织业快速崛起,市场竞争激烈,三房巷的毛利率下滑;再加上坯布、染料等成本的上涨,三房巷纺织印染业务的盈利能力堪忧。

PBT工程塑料业务、热点业务也因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得企业的盈利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卖纺织机换来的446万,金额并不大,但三房巷卖2亿块钱的棉纱也赚不了200万。心里凉凉的。

读懂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都在卖身赚钱,你怎么看?

2、*ST巴士:1元卖出子公司

12月8日,*ST巴士的重组方案出炉,公司拟处置其持有的巴士科技100%股权。巴士科技100%股权作价1元。

新嘉联(系*ST巴士)曾在2015年购买巴士科技100%股权,当时的交易金额约16.85亿元。巴士科技主要从事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广告、视频和网生社区等媒体和互联网业务的经营,当时*ST巴士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可惜现实很骨感。

巴士科技未能实现2017年度承诺净利润,导致*ST巴士对收购巴士科技时确认的商誉计提减值约15.37亿元,并且*ST巴士2017年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ST巴士表示,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权当自己当初眼瞎,现在离婚就是了。房车我都不要了,只要1块钱,你爱跟谁走跟谁走。被你拖累、业绩大幅亏损的风险,我实在是承受不起。

并购有风险,结婚需谨慎。

3、*ST皇台:1元卖出葡萄酒业务

*ST皇台11月13日发布公告称,拟将全资子公司凉州皇台葡萄酒业100%的股权,以象征性对价人民币1元的价格出售给上海厚丰。

凉州皇台2017年亏损4792万,2018年1-9月亏损8118万元,短期内难以盈利。如果公司在2018年不能实现净利润为正、净资产为正的目标,将面临暂停上市等风险。将亏损的资产卖出,是短期内保壳的最有效方法。 

*ST皇台成立于1998年,主营白酒和普通酒的生产与销售,并于2000年8月上市,一度被誉为“北方茅台”。

但上市18年,公司先后已收到4次退市警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如果2018年皇台酒业业绩仍为亏损,已连续3年亏损的皇台酒业面临退市风险。

读懂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都在卖身赚钱,你怎么看?

于是,*ST皇台为了保壳拼尽了一身力气,多次尝试转型,试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017年公司拟以2.5亿元,收购深圳市中幼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试图进入教育行业扭转乾坤。

然而政策突变让*ST皇台措手不及。

根据国务院11月15日下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人运气背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ST的转型之路就这样黄了。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开始提到的那一幕:1块钱变卖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

继续看去,这些卖身的公司背后都有很多故事。

这些故事可能如上所述,自带幽默属性,但无不透露出一点悲凉。

为什么生产上亿元的商品去卖,却连几百万都赚不到?

为什么花了十几个亿并购的企业,最后却1块钱卖出了?

为什么业务转型计划眼看就要成了,却因为一个政策的出台被打入深渊?

每个辛苦做事情的企业家都值得尊敬,每个创造价值的企业都值得被肯定。虽然生活不易,有的企业注定被淘汰,也感恩它们曾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