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宇广告媒体领域,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一直是该领域最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和竞争对手,两者背后的关键资本方分别是高盛和凯雷。在一定程度上说,两者的竞争实质上是其背后两大资本方的竞争和博弈。两大风险投资方的博弈以分众传媒收购聚众传媒而收场。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从成立、引入风险资本乃至后续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聚众传媒有机会首先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是为什么最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下面我们分析风险资本投资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风险资本的性质和投资智慧。
(1)第一轮投资
分众传媒在2003年1月创立,成立后的第一个月便实现100万元的营业额。在2003年5月份之前,分众传媒用自有资金在上海100幢顶级商务楼里安装了400多台液晶电视,并形成一张日覆盖近百万人次的联播网。由于楼字广告可以实现对中高端目标消费者的重度覆盖,具有针对性强和反复刺激性,厂商广告接踵而至,分众传媒在初期平均每月收入400万元,开立三个月后实现现金正流入。
基于分众传媒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可预期的经营现金流,2003 年5月日本软银与维众中国向分众传媒注入了4 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另一方面,在2003年年底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聚众传媒投资6 000万元人民币,投资的时间晚于分众传媒,这也预示着聚众传媒在与分众传媒竞争初期就处在落后和被动的地位,同时,投资于分众传媒的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处于主动地位。
首轮融资后,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开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开展激烈的“圈地运动”。“跑马圈楼”从那时开始成为这两家公司的口头禅。
(2)第二轮投资
第一轮投资获得良好收益后,2004年4月,鼎晖国际投资、TDFVC以及DFJ、美国中经合、麦顿国际投资联手向分众传媒提供1 250万美元风险投资在新一轮资金支持下,分众传媒于2004 年年底建成覆盖包括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香港等在内的37个城市,上万栋楼宇的商务楼宇液晶电视联播网。2004年9月,凯雷基金向聚众传媒注资1 500万美元。但这一时期的聚众传媒与分众传媒相比,在业务领地上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位置。
(3)第三轮投资
2004年11月,美国高盛集团、英国3i公司、维众中国向分众传媒投资3 000万美元,加上之前融资1 250万美元,分众传媒在2004年共计融资4250万美元,这是国内广告传媒私募的新纪录。分众传媒利用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将中国商业楼宇联播网的规模从1万栋扩展到2万栋,另一部分用于建立大卖场联播网,在半年内占据50%~70%的市场份额。而在2004年没有风险投资机构向聚众传媒投资。
(4)第四轮投资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总金额达1.717亿美元,创下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首发融资的新高,分众传媒的商业模式获得国际投资者的信任,分众传媒背后的风险投资者高盛、鼎晖、软银中国退出,获得天价的收益率。与此同时,聚众传媒也在努力追赶,并在2005年完成第三轮融资,同时启动上市进程。2005年6月凯雷向聚众传媒追加2 000万美元投资,7月美国梅隆金融公司向聚众注资2 000万美元,风险资本的相继注入为聚众传媒上市奠定资本基础。
在风险资本的支撑下,聚众传媒相继收购了沈阳、武汉、长沙、福州、济南等二线城市的多家楼宇电视广告公司,占据了当地70%以上的市场。此外,为了与分众抗衡,聚众开始拓展市场外延,将以往以写字楼为主的战场延伸至公寓楼和便利店,凭借在公寓、便利店市场.上的有利地位,聚众在总市场份额上与分众不相上下。
据当时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6月,全国范围内聚众传媒的楼宇占有率为46.7%,分众传媒的占有率为48.9%,户外传媒领域双寡头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写字楼市场的日趋饱和,两者竞争开始由区域扩张转向细分市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