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力从个体的角度对投资标的进行价值的深度挖掘后,就会开始把眼界抬高,上升到群体角度去思考个股的内在价值。而在衡量个股所代表群体的潜在能量大小时,就需要联系其在整个资本市场上所占的地位进行系统研判。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不仅要看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还要看其发展结构和质量。同样的道理,资本市场上的各行各业也会在某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地位。
就我们国家而言,房地产曾经一度是引人注目的支柱行业,因此投射到股票市场上,房地产行业板块是传统的权重板块,而房地产板块的龙头万科A更是行业的风向标、市场走势的引领者。
这其中蕴含着资本市场自身运行的内在规律。
比如说房地产等权重板块在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波动有着独特的市场意义,它的潜伏震荡、启动拉升、猛烈杀跌等等一系列动作对于整个大盘的走势来说都是具有引领性的市场信号。
又比如有色金属板块,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而极具市场炒作号召力,因此一旦其中的优秀个股逐渐走俏,由于其所属的行业板块对市场人气具有无可比拟的震撼力,其在爆发时就更容易受到场外资金的追捧,因此走出的行情常常让资质平凡的板块望尘莫及。
再比如2010年年初的海南板块,由于受国际旅游岛成立的政策刺激,一时成为市场焦点,但因为其在政策受惠初期还处于概念炒作阶段,所以行情来得突然去也匆匆。
说白了,如果我们能研判出某个个股所在板块的市场地位,就能更加全面地感知其内在的潜伏能量大小,提高对市场走势运行规律的认知,从而更好地作出投资决策。
那么如何系统地研判个股所属板块的价值地位呢?
答案并不复杂;
第一,跟着国家政策走。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在经济的战略部署上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因此寻找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砒柱产业是第一步。
第二,认清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情绪。资本市场上的战争往往是少数人胜利,但不幸的是多数人的情绪总是充斥着整个市场。
尽管情绪波动不可理喻,但这也为先知先觉和有着独立研判能力的主力机构与投资者提供了极佳的市场机会。
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再加上“知行合一”,恐怕就是最好的建议。
第三,学会多角度地为个股划分类别。从行业或者地域进行划分是股票行情软件上的做法,但我们要学会从企业的具体业务、产品和运营情况等等方面去发现潜在的题材。
第四,寻找个股的市场记忆,也就是说其历史走势是否有连续涨停的疯狂因子,或只是稳扎稳打的优势白马,等等,这些市场印记会让行情一旦启动起来就能引发市场极大的联想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