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推动的减肥药行业,仍在爆发。
这也是医药行业相较于其他消费赛道的独特之处,每年不同的疾病总能带动医药细分行业新一轮的增长,而能加速研发新药的药企也能在不同的新产品中取得持续的业绩成长,比如恒瑞医药等。
而像茅台、海天等消费赛道,却很难出现新的增长点,一般只能靠通胀下的提价来增强营收。从这个角度看,医药的逻辑要强于其它消费,辉瑞、礼来等全球药企的表现也证明了这点。
但是对于医药行业,恒瑞、片仔癀这些面向消费端的企业来说,还是会面临需求和产品错位的问题,而面向企业端的医药研发外包CRO公司却更稳定的多。
那么,什么是CRO?
一般来说,医药研发外包统称为CRO或者CXO。就是医药企业把新药的研发环节或者部分研发环节外包给别的企业来做,自己只专注于品牌、专利和生产等,有的药企甚至连药品生产都进行了外包。
承接这些研发外包的企业就是CRO公司,并且这些公司只收取研发费用,至于研发成败不担责。所以,CRO企业利润稳定,风险很小。
那么,药企为什么进行研发外包?
肯定是成本和效率的考量,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如果被人的研发成本比自己低,技术也比自己高,那何不让别人来搞呢。
正是得益于外包的优势和工程师红利,我国的CRO企业近些年快速崛起,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凯莱英等等,这其中药明康德的优势更明显。
那么,药明康德的看点在哪?
首先是,产业链优势。
在CRO行业,药明康德的业务布局是最完善的,从药物发现到临床研究甚至到药品生产,全产业链运作满足客户所有需求。客户可以在小分子新药研发的任何阶段选择选用公司的服务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产能。
目前,药明康德已经为全球超过3000家客户提供研发服务,包括辉瑞、礼来等药企。
其次是,行业空间足够大。
近些年来,药企对医药研发的投入增长是非常迅速的,2017到2021年里,全球药品研发支出年符合增长率为3.8%,别看数字小但是绝对数却非常大,2025年这个规模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
而CRO企业凭借着越来越强大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已经快速抢占了医药研发的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的时候全球CRO市场规模就达到了1165 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超过了10%,远远高于研发的增长。
并且2025年全球CRO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美元,根据上面的数据看,也就是说90%医药企业研发的投入都会被CRO企业承接,这对于药明康德这种全球龙头来说是相当大的空间。
第三,药明盈利能力稳得住。
从近几年药明的数据看,不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均保持了较大的增长。
但是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公司股价从2021年中旬以来一直调整到现在,这一方面是对2020年全球流动性的消化,另一方面主要是市场资金担忧药明业绩的透支。
因为过去三年下,药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市场担忧一旦三年过去,药企缩减研发投入药明业绩会出现下滑。
这个担忧正在被消除。公司在2022年继续保持业绩强劲增长的同时,2023年上半年业绩依然不错,核心业务化学业务方面,上半年营收134.67亿元,剔除新G订单,同比增长36.10%。这说明,公司并没有受到业绩透支的影响,或者公司已经化解。
更为关键的是,在上半年CRO都在打价格战的情况下,药明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竟然保持了增长,上半年毛利率达到了40.5%,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
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升,充分说明了龙头企业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话语权。另外也得益于公司强大的费用管控能力。
数据显示,在医药企业大幅扩张销售费用的时候,药明的费用端却出现了大幅收缩,公司几百亿的营收销售费用却只有几个亿,而恒瑞却需要几十亿。这一方面体现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也体现了龙头企业的强势。
另外,从成本费用利润率上也能看到费用端的大幅改善,药明成本费用利润率从2020年的25.5%大幅增长到了2023年上半年的51.2%。
在盈利能力不错的情况下,药明的盈利质量也很好。其中净现比是反映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的比值,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越大,说明盈利质量越高,净现比>1是极好的状态。
药明在2023年上半年净现比超过了1,说明利润是实实在在的现金,盈利质量很好。
第四,减肥药进打开成长空间。
上面我们说过,在传统药企研发稳步增长下,药明凭借份额和技术优势能够获得业绩的成长。
目前减肥药的爆发,进一步给药明带来了业绩想象空间。
先不说减肥药买的怎么样,药企正向研发减肥药下,CRO企业首先是最受益的。
而目前减肥药的关键原材料就是多肽药物,其在免疫、糖尿病、骨科、肿瘤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早在2018 年,药明就是开始布局多肽药物,2022年,公司常州多肽生产大楼正式投产,到2023年初,公司已经拥有总体积超过 10000 升的多肽固相合成仪,子公司也已经启动多肽产能扩建工程。
第五,高研发保证技术领先。
医药企业拼的是研发,CRO企业也不例外,要保证研发的领先和成本优势,必须大投入。
药明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4.37 亿元增长到2022 年16.14 亿元,增速还是非常明显的。
更为关键的是,药明和恒瑞医药一样,直接把研发投入计入了费用,这就相当于隐藏了利润,从这个角度看公司利润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
所以,站在医药研发的大赛道看,药明凭借着份额和产品优势,能够继续享受研发外包加速渗透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