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纵横”选股法则
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巴菲特总结出了一套极为有效的选股法则。巴菲特运用这套法则筛选出了股市中最优秀、最具潜力的优势股,从而保证了投资的最终成功。综合来说,这套法则可以总结为一“横”一“纵”。
所谓“横”即如何从股市中成千上万个企业中剔除掉那些缺乏内在价值、优秀的管理及经不起考验的不及格公司,遴选出可以带来丰厚回报的杰出公司。所谓“纵”就是对某一企业进行深层测评,从而找出其是否具有值得投资的价值。
那么,怎样识别优秀企业的呢?巴菲特主要运用以下几个法则。
一、寻找具有消费垄断性的公司
“消费垄断”的公司,简而言之就是那些在消费者脑海里,已经建立起了一种“与众不同”形象的公司。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是不是属于消费独占形态的企业呢?巴菲特发明了一种方法来检验某 企业是否存在消费垄断性:他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拥有数十亿美元以及全美最优秀的50位经理人员,他能建立家企业,然后成功地与出现危机的企业竞争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危机中的这家企业就由某种很大消费垄断的特性所保护着。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对一家企业的经济特许权的真正检验方法是:如果你给我10亿美元,再配备全美国最出色的50位企业经理,我绝对可以建立一家杰出的企业。但是,如果你是让我去打垮《华盛顿邮报》,我会把这10亿美元还给你。尽管我不愿意失去这10亿美元,但由于我根本无法完成你交给的任务,我别无选择,只能把钱还给你。然而如果你给相同数量的资金,让我去削羽奥马哈银行的盈利或市场份额,我想我完全可以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也许我不能完全达到你的要求,但我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在以上这些情况下,检验这些企业竞争实力的方法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使用各种手段,甚至是以牺牲自身的盈利为代价的情况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打击。”在巴菲特看来,检验消费者垄断的效力的一种方法就是看如果不以赚钱为目的,竞争者能对该企业产生多大的破坏力。它有可能和《华尔街日报》竞争吗?你可能花了几十亿资金,但仍不能减少该刊物的读者人数。你能开创一个口香糖公司与箭牌公司抗衡吗?好像迄今为止无人成功。
巴菲特曾说:“对投资者而言,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这家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那些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宽的‘护城河’的企业能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巴菲特一直都认为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佳的“消费垄断”公司,因此,我们仍以此为例来谈。
世界最大的百货连锁公司沃尔玛在美国和英国的消费市场里都实验证明了,消费者在不看品牌的情形下,的确是没法认出哪一杯汽水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哪一杯又是它们自已品牌的Saun'sChoice。
结果,几年前沃尔玛公司就毅然推出它们的可乐品牌,放在几千家的分店外面,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自动售卖机排在一起贩卖。Sam'sChoice 不但是占上最接近入口的优势,而且售价也只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一半。尽管如此,它还是攻不垮这两个世界名牌汽水的市场占有率,而只是吃进其他无名品牌汽水的市场而已。
试想,就连无法分辨出来的产品,也能够吸引顾客以高出两倍的价格购买,这就是“消费垄断”公司的威力。换言之,在市场上,它们并没有“垄断”市场,因为还有很多的竞争者来争生意,但在顾客群体的脑海里,它们早已是一家“垄断”的公司了。
试想,如果某人拥有城区内唯一一的自来水公司,那他一定会赚大钱。唯一的难题在于长期以来自来水行业都受到管制。大多数公用事业公司都是如此。如果管制不存在,那么这就是一个可以为你带来丰厚利润的产业,你所需要的就是不受管制的自来水公司。
但是,投资者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样那些不受管制的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非常昂贵。由于所付的价格决定回报率,所以这样就会减少回报半,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一种还没有被公众所认识的公司股票,也许是一个伪装的自来水公司。
所以,巴菲特常常在买下一家公司股份时,先会这么问自己:“ 如果我投资几十亿美元开办新公司和这家公司竞争,而且又可以聘清全美国最佳的管理人,我能够吃进它的市场吗?如果不能,这家公司的确不错。”巴菲特更深一层次的问题是:“ 如果我要投资几十亿美元,请来全国最佳管理人,而且又宁可亏钱争市场的话,我能够吃进它的市场吗?”如果答案还是不能的话,这就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非常值得投资。
二、避开“产品公司”
“产品公司”是那些消费者很难区分竞争者产品的公司。几十年前,这些公司包括了银、铜、大麦、石油等产品。但今日,就连电脑硬件、银行服务、民航服务、保险产品等,都成了产品公司。这些公司的特点,是每个竞争者为了争取生意,都必须从价格和素质方面竞争,两者对公司收益都不利。巴菲特说,通常这些公司为了吸引顾客,都会拼命打广告,希望能在顾客脑海里建立起和其他竞争者不同的形象,但往往都是白费心思和增加开销而已。产品公司在市场好时,收益已不算多,一旦遇上经济不景气时,大家竞相削价求存,导致人人都面临亏钱的困境。这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公司。
巴非特还建议尤其要避开工业产品公司。道理很简单,工业公司的顾客群不是消费者,而是其他的公司。这些公司不会像消费者那样对品牌产品日久生情,形成情有独钟的现象。反之,它们完全是以价格和品质来做采购标准的。因此对于投资人而言,这样的公司一不小心,就会失去顾客。这不是顾客不讲人情,而是如果他们讲太多次的人情,向你取更贵的货,他们就会被自己的行业竞争者击败而倒闭。
我们常看到,工业公司一不小心,就会被取代。更糟的是,工业公司的命运并不完全是由自己主宰的。劳工成本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我们看到了各种工业从发达国家移到发展中国家,接着转到落后国家的现象。
三、选择不用追加资金的优秀企业
从买入第一家企业的经验中,巴菲特学到一个很重要的教训:最好的企业就是那种不需增加投资的企业。巴菲特指出,很多企业虽然很赚钱,但所赚到的盈利却不停地投入企业里用来增添设备器材等。这种企业,等到竞争力不够时,多年累积的盈利就会化为无有。
即使这家企业能够长久地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也不会让投资者挣大钱。因为,这些企业的盈利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这增加却是因为投资资金的增加而促成的,因此,他指出,真正能够让投资者挣大钱的,是那些能够不停地增加企业盈利,但却不需要增加投资的企业。盘点巴菲特早期购买的股票,不难发现很多都是这一类的企业,包括家具商场、报社、糖果店等。
企业不用在购买设备等继续投资中花费金钱也就意味着企业能够利用盈余资金进行再投资,以便获得额外的高昂利润。
巴菲特相信:只要公司以前能很好地利用保留致余进行再投资,或能以合理的收益率进行运用,那么,将盈利保留下来再投资就对股东有利。
巴菲特的首选是投资于“ 现金牛”,也就是那些需要很少的研究开发费用或不大进行厂房和设备更换的非常具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最好的“现金牛”是有能力投资或购买其他“ 现金牛”的企业。比如,某公司拥有烟草企业,是“现金牛",并能产生巨大的保留盈余。如果它将这些盈余进行再投资,比如说投资汽车行业,那么在获利之前必须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巨额开支,但是,如果它的投资目标投向其他“现金牛”,如烟草行业和食品行业,像纳贝斯克食品公司、通用食品公司、卡夫食品公司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食品公司,那么,这样的投资将有利于股东。
四、选择利润丰厚,财务稳健的公司
选择前面提到的消费垄断性企业固然很好,但是管理人员也许不能利用好这一因素, 从而使每股利润起伏不定,巴菲特寻找的就是具有丰厚的利润并且利润呈上升趋势的公司。
巴菲特感兴趣的公司,其盈利情况应该是:该公司不仅拥有具有消费垄断性的商品,而且公司的管理人员还善于运用这一优势,来提高本公司的实际价值。
巴菲特喜欢财务政策保守的公司。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公司具有消费垄断性,那么它就会有相当丰富的现金,没有长期的债务负担。巴菲特最喜欢的公司如箭牌公司和国际香水公司就没有什么长期债务,而巴菲特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如可口可乐和吉列公司的长期债务不超过公司净现金利润的一倍。
有时候,一个优秀的企业即使具有消费者垄断,它也会大借外债束获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如大都会公司就曾使自己的长期债务增加一倍以购买ABC电视台网。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你就必须保证要购买的公司必须也具有消费者垄断,本例就是如此。如果购买的公司不具有消费者垄断,那你就必须小心了。
当长期债务用来购买其他公司时,必须遵循下列规则:
1.当两个具有消费者垄断的公司结合时,这将是一次奇妙的联姻。由于两者都具有消费者垄断,这将产生巨大的现金流量和超额利润,从而很快就能将所借的长期债务还清。
2.当一个具有消费者垄断的公司与另一个普通商品类型的公司结合时,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普通商品类型的企业为了改善自己不佳的经济状况,会侵蚀掉消费者垄断所产生的利润,从而没有足够的钱来偿还借下的长期债务。一种例外的情况就是某个商品类型企业的经理人员利用公司的现金流量购买了另一个具有消费者垄断的企业。随后在完成这种结合后就抛弃了急需补充现金的商品类型企业。
3.当两个商品类型企业结合时,这就是一种灾难。因为两个企业都没有能力获取足够多的利润来偿还借款。
在寻找优秀企业的过程中,应寻求那些具有消费者垄断并且财务状况较保守的企业。如果一个具有消费者垄断的公司想借一大笔长期债务, 那么除非它想购买另一家也具有消费垄断性,否则是不足取的。
除了上述的四条法则外,巴菲特还有其他比较重要的选股标准,比如投资价值被低估了的优秀企业及投资有潜力、有前景的公司等,前文已经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了解了巴菲特如何对各行各业的公司进行“横向”评估,选择出优秀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在锁定了一个公司准备投资时,巴菲特是依照怎样的准则对其进行“ 纵向”评估的。
第一、商业准则
(1)公司业务是否简单易懂
除非你了解公司是怎样赚钱的。否则你不可能对其未来做出一个天才的猜测。在投资股票时,人们经常对公司经营一无所知, 如公司如何销售产品,哪些地方需要花钱,产品利润情况等等。如果你理解了这些,就能更明智地进行更多的投资。
(2)公司是否有连贯的经营历史
假如你准备把自己买房子的钱押在对某个公司的投资上,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公司是否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你绝不会把你的未来赌在一个没有经历过不同经济周期和竞争压力的新公司上。你应该确信,你投资的公司应该有足够长的经营历史,以便证明它在长期内有賺取可观利润的能力。
(3)公司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最值得拥有的公司是有最好长期前景的公司,也就是那种特许经营公司。这种公司制造和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有很大需求,或者是被广泛渴求的,而且没有直接替代品,公司也没有盈利率的限制。特许经营公司拥有极佳的商誉,这使它能更好地对付通货膨胀的压力。最糟的公司是那种没有特殊商品的一般公司。这种公司经营的产品或劳务同其竞争者没有区别。它们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经济商誉,它们之间只有价格上的区别。投资于这种一般商品公司前景堪忧,因为有时其竞争者会使用价格武器,以比成本还低的价格出售商品,以期暂时吸引客户,并希望从此以后客户会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产品。如果你同那些不时降价至成本以下的公司竞争,你注定在劫难逃。
大多数公司的性质介于两者之间:他们或者是弱小的特许经营公司或者是强大的一般商品公司。前者比后者有更有利的长期发展前景。一个小的特许经营公司甚至还具有一些定价能力,这能使它能够嫩取超过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在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应视为一般的特许经营公司。但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在那些没有直接替代品的市场上,可口可乐公司则是一个强大的特许经营公司,吉列公司的情况也是这样。
相反,一般强大的商品公司要得到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就必须有最低价格的供应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就处于这样一种一般商品市场中,它们能得到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是因为它们始终有低价原料供应商。拥有特许经营公司的好处之一是:即使傻瓜也能管理公司,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某个傻瓜就会爬上去管理这家公司的。但在一个一般商品公司, 这却是致命的。
第二、管理准则
(1)管理人员的行为是否理智
作为管理者,如何运用赚来的钱进行再投资,将决定你是否会在你的投资上获得足够的回报。如果你的公司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样,赚来了比维持经营的支出还多的现金,则请你密切注视公司管理层的动向: 一个理智的经理会将余钱投在那些盈利率高于资本成本的项目上。如果项目不满足这种要求,理智型的公司经理将会把这些钱返还给股东,如提高股息、回购股票。而那些不理智的经理们通常会寻求花掉余饯的方法,他们不愿把钱交给股东们。如果他们的投资收益比资本成本低了,他们的不理智的做法终将会被人们发觉。
(2)管理人员是否坦诚地对待股东
你要能够说出公司的许多情况,尽管你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坐在主要行政管理人员中间并和他们交谈,但他们却会向股东们发布信息。你的公司经理会向你报告公司的进展情况吗?他是否使用了一种能让你明白各个部门运作情况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员是否直接公开宣布: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使股东的投资回报最大化。
(3)管理人员能否抵制“行业潮流驱使”
有一种看不见的强大力量,它常驱使管理人员无理智地行动而忽视公司股东的权益。这种力量就是“行业潮流驱使”一毫无头脑地轮番模仿其他管理者,而不管他们的行为是如何的不合情理。如果管理者用“如果别的公司这样做,那就一定正确”的逻辑推理来判断自己的行为,那你就得小心。管理者称职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他们能在何种程度上独立思考并克服从众心理。
第三、财务准则
(1)公司是否关注权益资本回报率,而非每股收益
大多数投资者用每股收益来评价公司的年度经营情况,他们总是注意这个指标是否又创下了新纪录或比去年有多大的提高。但因为公司不断地通过保留部分上年收益来增加资本总额,所以利润的提高( 同时意味着每股收益的相应提高)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当公司高声宣布:“每股收益创下新纪录”,投资者就被误导,相信管理者年复一年地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更真实地衡量年度情况的标准是权益资本回报率一经营成果对股东权益的比率,因为这个指标考虑到了不断追加的资本。
(2)计算“股东收益”
公司创造现金的能力决定了公司价值。巴菲特总是在寻找那些现金收益多于现金需求的公司,这些公司不同于那些耗费现佥的公司。但当估计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时,要明白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所有的收入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赚来的。在公司长期运转中,部分利润必须指定用于维护、更新和升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较之利润显得庞大的公司需要从留存收益里拿出一大块来维持经营;相反,固定资产对利润比率低的公司这种费用就少。这样,会计收益必须进行调整以反映公司真实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对此,巴菲特提出了“股东收益”的概念,这个概念更精确更明白地描述了这一点。净收入加上折旧、摊销、递延费用,然后碱去维持公司经侪地位和生产规模所需的资本费用就得到了“股东收益”。
(3)公司利润的高低
高利润率不仅仅反映了公司的强大,而且反映了管理层对成本控制毫不放松。巴菲特喜欢那些有成本意识的管理者,憎恶那些放任成本逐步上升的管理者。巴菲特发现,典型的高经营成本公司总是想法维持或增加其成本,而那些成本低于平均水平的公司则总能不断削减开支。
(4)对每一美元留存收益确信至少创造了一美元的市场价值
下面是一个对财务状况的快速测验,它不仅能告诉你公司的强弱,还能说明管理人员在合理配置公司资源上做得怎样。从公司净收益中减去所有分给股东的红利,剩下的是公司的留存收益。现在将10年内公司的留存收益相加,接下来算一算公司市场现价与10年前的市场价格的差额。如果公司10年内没有富于成效地使用留存收益,市场会撤下这个公司,其股票价格也会处在低位。如果10年前后市场价格差额少于其间留存收益总额,那么公司肯定在走下坡路。反之,如果公司能够在留存收益上赚得超出平均水平的利润率,那么市场价格的差额将大于公司留存收益之和,这就叫做对每一美元的留存收益创造了超过一美元的市场价值。
第四、市场准则
(1)公司的价值如何
公司的价值等于由预计在公司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并按合适的贴现率来贴现的现金流量贴现值。一个公司的现金流量是其股东收益。通过计算在一个长时期内的股东收益,就能明白公司是以某个平均速度平稳发展,还是仅仅在一个不变的价值上冒泡似地起起落落。
如果公司收益是冒泡型的,你应该将这些收益用长期利率米贴现;如果股东收益贴近某种可预测的增长模型,贴现率应依据模型的增长率进行调整。不要对公司未来增长速度过分乐观,最好对公司未来增长采用一个保守的估计,而不要让热情冲昏头脑,从而导致夸大公司的内在价值。巴菲特采用美国3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来对预计现金流量进行贴现。他没有在这个利率上追加风险收益补偿,但当利率下降时,他会谨慎地提高贴现率。
(2)该公司能以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折扣价购入吗
一旦你估定了公司的价值,下一步就是考察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巴菲特的规则是:只有当其市场价位低于公司内在价值时才买入该公司股票。巴菲特只在这最后一步才注意股市价格。
计算公司内在价值在数学上并不复杂。但如果分析者错误估计了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对此巴菲特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种,他通过坚持选择那些业务简单、情况稳定的公司,从而提高正确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可能性;第二种,是坚持对所购买的股票保持购入价和其本身价之间的安全差价,这个安全差价能在公司未来现佥流量发生改变时建立一个缓冲垫,保护公司和投资人的利益。
以上一“横”一“纵”两套评估准则是巴菲特多年投资实践的智慧结晶,如果你发现了某一股票正好处在“纵”“横”的交叉点上,那么相信这只股将非常值得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