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炒股知识>炒股技巧> 扩展投资视野,做好被动投资

扩展投资视野,做好被动投资

2020-10-14 12:14:59  来源:炒股技巧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9分钟的时间

扩展投资视野,做好被动投资

时间:2020-10-14 12:14:59  来源:炒股技巧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1)现代生活中,我们周围有很多的投资渠道,今天老婆想买房;明天同事劝炒股;后天妈妈告诉要多存点钱;早上接到一个电话询问要不要买商铺;中午银行客户经理劝说该投资些黄金;下午一个归国的哥们要创业想借钱,找入股;晚上上上网,还弹出P2P理财的广告。

在某一个时间段到底应该投资房产还是买股?买车还是留学深造?是买证券市场的债券还是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该不该买点黄金又或者是P2P呢?

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就会不断遇到的非常现实的资产配置问题,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不同的大类资产之间的优劣如何,谁该买谁不该买,谁先谁后,谁要多买谁要少买。

如果有选择障碍症,被突然这么问,恐怕特别容易抓狂。

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信托,P2P,商品期货,基金,股票,房产……

这里面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同时面对不同的品类和惊人的数据量,如何降低投资的复杂度,降低某种投资的知识门槛。

(2)一般来说,一个大类的投资中,我们所取得的收益会呈某种类似正态分布的样子。

少部分能获取远超过大类资产平均值的收益,少部分严重落后,大部分落在平均收益附近。

诸如投资技能、信息渠道和运气好坏,决定了某个投资人的收益具体能处在该分布曲线的哪个位置。

在具体的某个领域中,投资者主要通过努力学习,加深了解,不断实践,锻炼技能,以及持续地研究,来提升技能从而提升收益。

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也都是这么做的,包括我自己。

诸如投资技能、信息渠道和运气好坏,决定了某个投资人的收益具体能处在该分布曲线的哪个位置。

(3)但不同投资者的好运气与坏运气,水平高和水平低,并不影响这类资产本身的收益率。

比如在股市中,如果某一年里股市收益10%,那所有持股者加总的总收益(不剔除交易成本)也接近10%。

只是有人希望通过选股和择时这两个主动投资的博弈方式,获得超越平均收益的可能。

在博弈中获胜的一方赚取了失败一方的收益,形成收益的不同分布。

虽然有的人在股市赚大钱,有的人在股市亏很多,不同人的不同收益分布很广,但股市作为一个大的资产类别,它做为一个整体,某段时间内提供的收益遵循一定的规律。

(4)如果说主动投资的目标是获取超越市场平均的超额收益,那被动投资整的核心就是跟随市场,全力去获取平均收益。

方法也很简单——尽可能规避自己的主观决策,尽可能少地对来自市场的信息作出反应。

比如,我虽然不知道具体哪只股票更好,但我可以买下能代表整个市场的指数基金,或者投资数量更多更分散的股。

我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会上涨还是下跌,那我就在每一个时间间隔买入一些,分散买入长期持有,并且不因为市场和外人带来的各种信息,作出各种买卖决定。

而这样的思维不仅适用股市,也适合债券市场等其他大类的投资渠道中。

就像格雷厄姆老前辈所说:“投资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门外汉只需要少许的能力与努力,就能获取让人满意收益的方法。”

被动投资就有这样的作用,能够使一个外行,也可能快速达到某个市场的平均收益。

(5)这样,被动投资就成为了一种技能,一种快速让自己获得某类资产平均收益的技能,这个技能对资产配置也很有用。

本来我们视野中的大类投资之间的比较会很麻烦很模糊——

比如,短时间不用的钱,到底应该投资股市还是存银行理财?

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但被动投资的技能使我们有能力将视野和精力放在大类资产本身的配置价值上,而不用太多考虑由于自己知识的不足所带来的博弈上的劣势,这就简化了大类资产间相互比较的难度,也降低了进入一个不熟悉的投资领域的门槛。

(6)让飞泥意识到资产配置重要性的一段经历:

2011年,飞泥偶然地接触到一类产品——封闭式债券基金(大家不要找了,现在没有了),当时这类基金几乎可以稳定提供超过15%的年化收益。而这个收益预期远超当时A股中绝大部分股票所能提供的收益水平(当时沪深300股票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是十几倍,中小板更高)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这样的:

当我们非常努力地攀登某一座投资的山峰时,另一条赛道上的另一个产品,其收益率的平均值就远远超过我目前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到达的位置。

当意识到不同类别资产间也存在比较的可能性后,这样的比较和选择后来又出现了很多次,像分级基金A类,企业债,可转债,融资打新,港股等等的机会。

就像2015年至2016年 A股 VS 港股的思考和转换的过程,思考的重点就是港股作为一个整体,其估值水平远远低于A股。

而对港股个股的不熟悉,依靠“跟随市场”取得平均收益的思维,降低了很多知识准备上的门槛,其他类别的品种同样如此。

生活中,遇到投资大类的选择时,陌生的领域,繁杂的信息量总是成为巨大的阻力。

资产配置决策不可避免要同时面对不同的品类和惊人的数据量,而被动投资的思维,像指数基金这样的工具,就是一个降低投资的复杂度,降低某种投资的知识门槛的重要工具。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