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周转就是周面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于资本保值增值有重大影响。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是可以节约预付资本量,尤其是流动资本支出,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利润。二是可以吸收更多的活劳动,促进人力资本运营,从而可以用同量的资本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周转速度决定了资本增值速度,因此资本经营应尽可能缩短资本周转的周期,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日本的本田公可制定了及时性、网络化、分支化的经营战略,促使资本增值最大化。现在本田的零部件、半成品的库存只有2-3小时,库存备品为零。美国的花花公子公司为加速产销循环,不仅在经营中按常规使产品生产、销售、货币回笼等加速流动,还看准中国市场,在香港、澳门和内地设立了120多个专营商店和柜台,在沿海投资兴建了多个独资、合资企业,与中国市场更近,资本周转更快,收益当然也更丰。
在西方经济学界,通常把资本周转的意义概括为“速度经济"。“速度经济”这一范畴是哈佛大学钱德勒于1977年出版的《看得见的手》这部著作中首先提出的,他创造这一范時,是基于当时美国由于技术上的突破使大量生产销售方式成为现实,通过企业内部的协调,使从生产到流通(如库存周转率)的速度经济十分明显。若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资 源转换的系统,则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来自资源转换的数量,还来自于资源转换的时间。
日本学者田村正纪认为,速度经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依靠加速交易过程而得到的流通成本节约。二是反应的速度,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生产方式的现象,主要是基于当代市场需求变化的特征所要求的:其是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其二是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变化性显著提高。因此,厂商的反应能力,则成为其经济性的主要表现。多品种、小批量和变品种、变批量的生产方式是迎接这种市场挑战的最佳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