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市交易统计上看,绝大部分参与者是亏损的,也就是说市场中参与者的总体基本上是亏损的。这一现象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是股票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是市场中有摩擦。
尽管参与者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是自由的,但是金融市场并非“绝对自由”。金融的本质是服务。由于金融机构必须收取服务费,所以在市场中必然有摩擦,也就是有交易成本。参与者如果交易越频繁,交易量越大,那么交易成本就越高。因此,从长期的角度讲,最终导致广大参与者亏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金融市场中有摩擦,而并非“零和游戏”本身。
不论是为赢家还是为输家服务的机构或个人都必须由输家来养活,由于这一消耗,使得输赢因此而永远无法平衡—市场总体的资产是被消耗的,这就是市场摩擦。这就注定了大多数人必须赔钱。但这个问题似乎被某些人“善意地”忽略了,转而指责股市中的亏损现象是由于有人在操纵市场,这似乎有转移市场人士注意力的嫌疑。
不过,我们还是应当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这只是导致市场总体亏损的根本原因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市场摩擦就没有亏损。这同时也是一种警示:参与者应当把握大势机会,尽量减少入市次数—尽量减小你的交易量。交易量过大表明你的资金在市场中的成本过高或摩擦过大。如果说交易量的放大代表着市场的向好,倒不如说成交量的放大代表着金融机构的收人在实质性地增加。因此,设法掩盖市场摩擦本性的金融机构见到成交量放大时,总是欢呼雀跃。
值得一提的是,《道氏理论—股票市场分析的基石》(修订版)在2007年面市之后,不但没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股市下跌的影响,反而还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2008年度畅销书奖。当然,销售的成功更多的是源于道氏理论本身的魅力以及价值的体现。因此,笔者喜欢这样的成交量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