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衡量成长股绝对估值水平后,我们再从相对估值角度出发横向比较成长估值贵与否。传统的方式多从价值/成长市场风格角度看成长溢价,陆港通全面开通后消费白马股的估值国际对标是其过去两年估值提升的动力之一,随着A股市场逐渐开放,成长股同样面临估值国际对标问题。
创业板较价值股相对估值溢价处于历史40%分位左右。首先从价值成长风格看,A股价值成长(价值指数:上证50 VS 成长指数:创业板指)轮换周期一般是2-3年,最近一轮价值风格从2016年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18年2月,期间上证50累计收益率32.1%,创业板指累计收益率-28.0%,2月以来以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成长板块持续占优。我们以创业板指-上证50 PE(TTM)、中小板指-上证50 PE(TTM)作为成长相对价值溢价指标,创业板指-上证50 PE从15年6月初的122.1倍开始持续降至18年2月初的23.7倍,其后开始上升至目前的34.3倍,低于2010年8月以来的均值42.9倍,处于历史从低到高38.9%分位。中小板指-上证50 PE从15年6月初的50.1倍开始持续降至18年2月初的17.5倍,其后开始上升至目前的19.8倍,基本接近2006年以来的均值19.8倍,处于历史从低到高45.2%分位。
创业板指较海外成长股估值溢价处于历史18-25%分位。2010年前后中国跟随美国进入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在同一技术周期下出现了三类典型的科技公司:以创业板为代表的A股科技股、以恒生资讯科技股为代表的海外上市中资科技股以及以纳斯达克100为代表的美股科技股。我们在前期报告《科技股:为何海内外大相径庭-A股国际化系列6-20170905》研究过中美科技股从联动趋同到分道扬镳。从指数表现看2010年-16年三类科技股指数走势基本保持一致,16年之后恒生资讯科技股、美股纳斯达克100分别跟随港股、美股走牛,创业板指持续走熊。造成这一分化的核心原因是业绩,A股创业板指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从16Q1的77.1%降至17Q4的-39.8%,恒生资讯科技股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6Q4的14.3%触底后反弹至17Q4的90.9%,纳斯达克100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从16Q3的1.78%反弹至17Q4的18.24%。最新公布的创业板指18Q1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33.7%较去年年报大幅回升,随着A股市场逐渐开放,有必要从国际估值对比角度审视成长股估值高低。从目前估值水平看创业板指较海外成长指数估值溢价已处历史低位,创业板指-纳斯达克100 PE从15年6月初的113.0倍开始持续降至18年2月初的5.9倍,其后开始上升至目前的15.3倍,低于2011年4月以来的均值31.1倍,处于历史从低到高18%分位。创业板指-恒生资讯科技股PE从15年6月初的92.8倍开始持续降至18年2月初的-15.2倍,其后开始上升至目前的8.6倍,低于2010年6月以来的均值20.3倍,处于历史从低到高25%分位。
对比价值和海外横看估值:溢价在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