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振幅小、换手低、低成交股多
港股2000年以来平均年振幅36%较A股小、17年换手率56%远低于A股。从港股、A股年振幅上来看,2000年以来港股平均年振幅为36.20%,A股平均年振幅为49.66%,港股振幅明显低于A股更为稳健。2007年以来港股和A股的振幅都在逐步下降,且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差距整体缩小,A股市场在波动性上逐渐与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港股接近。目前港股多为机构投资者,投资方式相对理性,恒生指数2017年换手率为56%,在全球重要指数中换手率最低,而A股换手率为全球最高,以流通市值计算,2017年创业板指数、中小企业板指数、上证综指换手率分别达到920%、745%和532%。整体上来看,虽然港股和A股换手率位于全球主要市场的两极,但两个市场换手率趋势重合度很高,尤其在2005年以后换手率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两市场相关度越来越高。成交量方面,A股和港股的成交量分别位于全球主要市场的前两位,2017年分别为281.05亿股和154.21亿股。
港股A股交易制度存在差异,港股T+0交易无涨跌停。港股和A股在交易制度上存在两大差异,一是交收机制,二是涨跌幅限制。在交收机制上,港股实行T+0回转交易制度和T+2交收制度,即当日买入的港股可在当天卖出,但是股票和现金的交收在T+2日完成,完成交收之前投资者仍然享有该证券的权益,而A股实行T+1的交割制度,当日买进的A股需要第二天才能卖出。涨跌幅限制上,A股设置了涨跌停板,即对一般股票当日涨跌幅做出10%的限制,对ST和*ST股票做5%的限制;而港股市场不设涨跌幅限制,但如果某一股票的即将成交价比参考价变动幅度超过10%, 将会触发5分钟的冷静期,冷静期的交易将限于指定价格限制范围内进行,冷静期结束后恢复正常交易。
港股低成交股票占比37%相较A股更高,A股低成交个股增加趋近港股。以市场中全部股票月度成交额中位数的1/2作为低成交个股的分界值、1/4作为超低成交个股的分界值,逐月对港股和A股中的低成交个股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截至2018年7月,2018年以来港股和A股的低成交个股月均占比分别为37.41%和25.83%,超低成交个股月均占比分别为17.34%和9.88%,其中港股占比明显更高。从历史上看,港股的低成交个股逐年增多,从1998年的月均200余只不断增加到2018年以来的月均857只;而2017年前A股低成交个股数量比较稳定,一直在340只左右徘徊,2017年9月以后数量开始迅速增加,18年以来月均达到890只,与港股日趋接近。从市值大小上看,低成交量个股均为小市值股,港股低成交股市值50亿港币以下的公司占比达到64.73%,A股低成交股市值50人民币以下的公司占比达到73.17%。从估值角度看,港股和A股低成交个股PE值(整体法,TTM,下同)分别为14.17倍和52.87倍,高于恒生小型股指数、A股中小板指数的PE值12.87和26.64,并远高于恒生指数、上证综指的PE值11.1和12.88,可见高估值是低成交个股的一个普遍特征,与业绩不匹配的估值,使投资者失去对低估值股票的投资兴趣,造成个股成交量低迷。而退市制度不完善是低成交股总数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相比美股市场,港股和A股退市制度笼统,上市公司退市率低,2013年以来年港股、A股平均退市率为0.55%和0.31%,而美国则达到6.30%,在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里,公司业绩不好而被投资者抛弃,成交量低迷。整体来看,港股和A股低成交股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港股市场低成交股的数量和占比处于更高位置。
港股振幅小、换手低、低成交股多
港股振幅小、换手低、低成交股多
港股振幅小、换手低、低成交股多
港股振幅小、换手低、低成交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