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率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
1.短期性。
中央银行提供的贷款以短期为主,再贴现票据一般在3~6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1年。
2.官方性。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不同于市场利率随供求变化而变化。
3.标准性或示范性。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是基础利率,其变动表示中央银行正在采取的措施和经济景气的变化,有一种告示效应。
再贴现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其优势在于:
第一,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利用再贴现政策可以提供整个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弹性”创造功能,有利于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
第二,再贴现政策作用效果缓和,可以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由于其效果猛烈,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此时。叮以利用再现政策提供银行储备。同时提高再贴现率。银行储备的提供缓解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效果,保证了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但再贴现贷款的暂时性和再贴现率的高成本,会迫使商业银逐步采取措施,归还再贴现贷款。所以,在利用再贴现政策达到紧缩目的的同时,避免了引起经济的巨大波动。
再贴现政策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再贴现政策的宜示效应是相对的和模糊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有两方而的原因:一是代表货币政策方向的基本改变,是中央银行主动调整再贴现率以适应货币政策改变的需要.二是被动调整.它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利用贴现窗的套利行为,在市场利率改变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原有利率结构的均衡,调整再贴现率,以使它与市场利率基本保持一致。但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央银行改变再贴现率,社会经济主体很难区分清楚,会形成错误的和模糊的宜示效果。比如在某一时期,市场利率相对于再贴现率有所上升,则再贴现贷款将加。此时即使中央银行没有紧缩的意图,但为了控制再贴现的规模,它也会提高再贴现率使其与市场利率的变动保持一致。但这种作法可能被公众误认为是中央银行正在转向紧缩性货币策的信号。可见这样的宜示效应是不清楚的,所以此时应直接向公众宜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图。
第二,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叮以规定再贴现率,但究竟贴现与否,是由商业银行自身决定的,是商业银行考虑诸多因素后的选择,中央银行无法强迫商业银行贴现。
第三,再贴现政策具有顺周期特征。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贷款的需求增大,迫使市场利率上升。此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之间的差额扩大,如果中央银行无法迅速调整再贴现率,止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套利行为,再贴现业务就会对经济提供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刺激经济的扩张。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数量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加大了萧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