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与A股相继为独角兽企业打开绿色通道之后,一大波“独角兽”企业正纷至沓来,开启一场资本的盛宴。
自药明康德5月8日上市以来,已经连续收出了15个涨停板,属于A股独角兽企业的表演还在继续。而反观港股,平安好医生于5月4日在港交所上市,第二个交易日便破发,目前股价仍在继续创新低。
除了平安好医生以外,在港股中同为新经济的企业众安在线、阅文集团、雷蛇等,股价的表现也都不如人意。一边是A股的独角兽们春风得意,另一边是港股部分新经济“独角兽”公司遭遇破发,不禁让人唏嘘,为何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究其原因,这和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整个A股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都有很大的不同,导致投资者对于新经济的态度、预期、可炒作性等都不尽相同。具体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炒新效应。纵观A股市场新股的表现,多年以来形成的炒新效应依旧延续着新股的不败神话。再叠加独角兽的题材与管理层对新经济的支持,在A股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享受到资本追逐带来的红利也是自然。不过,如果独角兽企业估值过高且盈利增速不佳,那么最终的杀跌也是可以预料的。反观港股,并不存在炒新的效应,投资者会对独角兽企业理性对待。
(2)市场环境。A股在过去的20多年里,都是一个只能做多的市场,这使得投资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做多思维。况且新经济又受到政策层面与投资机构的支持,自然普通投资者也形成了做多的逻辑。在港股中,并不是一个只能做多的市场,这意味着做空也同样可以赚钱,投资者没有唱多的思维。
(3)涨跌规则。涨跌的规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投资者对于题材股的态度,这种规则极大限制了流动性。A股的涨跌停板制度,直接助推了炒作的情绪,机构还可以利用涨跌停机制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4)投资者结构。A股的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且易受到主流媒体的影响。新经济受到管理层的支持,且机构也对其大肆吹捧,在一片看多之势中,普通投资者养成多头思维再自然不过了。而港股中,机构投资者众多,有自己投资机制评判标准,相对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