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月CPI同比上涨2.3%,创5个月新高。
中国3月CPI同比上涨2.3%,创5个月新高,也是自去年12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2时代”。其中,猪肉价格对CPI同比拉动开始显现,背后的原因则是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疫情。但是否该因猪肉价格上涨而担心通胀?如果猪肉价格超预期上涨引发CPI快速上升,央行的货币政策又会如何应对?
中金公司宏观分析师易峘、梁红认为,短期看CPI有上升压力,但CPI很难持续走高。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表示,自3月份以来,由于猪价大幅上涨,引发了对通胀大幅上升的担忧。但到目前为止,食品价格当中除了猪价以外,其他食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而增值税税率下调短期会拉低非食品价格和PPI价格,综合来看未来通胀风险依旧可控。
恒大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暂无调整必要。他表示,货币政策不会因为结构性的物价波动进行货币紧缩,但持续高涨的物价会对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形成压制。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适度降准,置换MLF,稳定银行负债、降低成本。
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疫情
国家统计局4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同比看,3月食品价格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1%,为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对CPI同比拉动开始显现。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今年3月份,全国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35元,同比上涨14.3%。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14周(4月1日-4月4日),16省份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20.38元,环比涨0.4%,同比涨46.4%。
猪肉价格为何会上涨?原因是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导致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致使生猪供应减少,结果肉价上涨。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持续减少,各地猪肉供给紧张,生猪价格大幅上涨。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表示,非洲猪瘟蔓延过程中,养殖户一度恐慌性抛售,导致当地猪价快速下跌,拖累养殖利润,加快去产能。考虑到春节后非洲猪瘟疫情有所加快,养殖户补栏情况偏弱,产能去化或还在延续。同时,猪肉进口规模非常有限,不足以对冲产能去化引发的生猪供给收缩。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16.6% ,能繁母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19.1% 。虽然受疫情影响需求小幅下滑,但供需缺口依然巨大。恒大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2019年生猪将供不应求,价格进入持续上升阶段,特别是下半年的中秋国庆的季节性需求。“在疫情和猪周期的推动下,将推动食品价格和整体CPI。”
猪肉涨价引发通胀担忧,货币政策如何应对
供应减少,猪价推高,新的猪周期正加剧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与此同时,基于这一轮的通胀前景以及当前经济形势,央行政策取向是否将有调整?
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认为,生猪供给大幅收缩下,未来几个月CPI通胀快速上升的风险显著抬升,年中CPI可能达到3%左右,不排除单月超过3%的可能。
从短期看,“3月CPI或将跳升至2.4%-2.5%。进入二季度后,考虑基数继续下降、叠加猪肉价格的上涨,CPI可能继续攀升并落在2.6%-3.0%左右。”中金公司宏观分析师易峘、梁红分析。不过,在当前货币政策大体维持“中性”立场的背景下,CPI很难持续走高。另外,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将在4月1日大面积下调3个百分点,其第一轮的效应可能压低2季度整体CPI 0.2-0.3个百分点。“虽然有短期波动的可能,但我们不认为CPI能有效‘破3’。”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表示,自3月份以来,由于猪价大幅上涨,引发了对通胀大幅上升的担忧。但到目前为止,食品价格当中除了猪价以外,其他食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而增值税税率下调短期会拉低非食品价格和PPI价格,综合来看未来通胀风险依旧可控。
目前来看,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暂无调整必要。中金公司宏观分析师易峘、梁红及恒大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都认为,央行不会仅仅因为食品价格短期波动而改变政策取向,但持续广泛的通胀压力将对货币政策放松构成一定制约。任泽平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适度降准,置换MLF,稳定银行负债、降低成本。
“本轮猪周期仍是受到疫情影响形成的供给冲击,并非需求拉动,其对物价的影响不应成为左右宏观政策的考量因素,未来货币政策仍应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CPI作为政策决策的依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表示。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分析,央行大概率会提高通胀容忍度,首保稳增长目标。从历史上看,通胀大幅上行往往对应猪价和油价上行周期叠加、经济进入过热阶段,因而央行可能选择加息控制通胀。央行大概率在二季度全面下调公开市场政策利率,目的为降低市场融资成本,改善小微企业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