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在股票市场的技术分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有“量在价先”之说。成交量是股价上涨的原动力,如果股价在上涨中失去成交量的有力配合,那么前景就不容乐观了。成交量代表市场价格运动背后的强度,是市场对未来价格趋势的心理反应。在一段上涨之后,如果成交置呈现衰退的迹象,这就说明投资者对未来的股价发展待谨慎态度,买方力量的减弱将直接关系到股价的前途。而当市场对股价的后市一致看跌的时候,更多地表现为成交量萎缩,这是因为股票市场的下跌不是因为卖的人多而汴跌,而是因为买的人少而下跌。根据股市成交量的这些内在因素,就可以根据成交量与股价之间的变化对股价的未来可能出现的走势加以研判。如上所述也就解释了“量在价先"的含义。但市场的一切变化都必须通过价格具体地表现出来,所以成交量的分析相对价格而言是居于次要地位的。
如图8.1所示,2011年3月4日,出现了第一处阶段性高点,成交量处于放大状态。2011年4月14日,股价强劲上涨后,再次创出新高,以流星线形态收盘,在此处的顶部区域,成交量较之前的高点与此波的上涨阶段均有所减少。特别是在2011年4月26日,乌云盖顶形态形成之后,次日股价大幅 上涨,突破前高。然而股价收出长长的上影线,以十字阴星线收盘,这是一组破高反跌的形态,预示着上涨动能已经衰竭。此时的成交量较之前的两个高点均大幅减少。在逐步抬高的高点之后,成交量却出现了逐级下跌的状态,这表现为量价的顶部背离,这是市场失去上涨动力的表现。
图8.1 华夏银行(600015)20巳11年1月18日~2011年9月6日蜡烛图(高位量价背离)
通常所讲的“量在价先”,在这里得以体现。虽然股价破出新高,但是从成交量上已经提前揭示了隐含的危险信号,尤其是当主图上出现顶部反转迹象的时候,量价背离的看跌意味就得到了确认。在顶部的流星线和破高反跌的两个高点处,是一个小规模的双重顶形态。2011年4月29日,股价长阴下跌,向下突破了双重顶的颈线,同时验证了乌云盖顶的顶部反转形态,是一个成功井且准确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