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大家看“炒” 这个字。炒,用火加热而后熟也。所以,温度是关键,温度低,那就没得炒。温度从哪里来呢?从人气中来,没有人跟随的股票就没得炒。温度越高,翻炒的频率就越高,所以在人气旺盛的时候参与才保险。别总在锅冷的时候进去,想抄底,结果温度越来越低,弄得底没抄到甚至高位套牢。
中国股市刚建立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质量良莠不齐,庄家横行,投机气氛很浓,所以大家就以"炒”股来形容买卖股票的投机行为。虽然后来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质量有了提高,参与者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炒股"这个词因为叫法形象生动而被保留了下来,不过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单纯的指投机行为了。
炒股究竟炒的是什么
在一届股林大会上,主持人提了一个问题“请大家说说看,这炒股究竟炒的是什么?”
问题一出,众股友立刻议论开来。
A君快言快语道:“那还用说,炒的是资金呀!资金是股市的血液,有了松 资金股市才会活跃。有了资金推动,股价才能上涨!”
B君接过话茬儿说:“我看未必。依我之见,炒股炒的是人气。人气一来,资金才会来。大家都不买卖股票,没有人气,会有资金来吗?”
C君说:“两位说的极是。但是说炒股,恐怕炒的还是政策。你们看,2005年4月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随后的2006年~2007年产生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2008年11月,国家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股市又走出了一波翻番的大行情。所以炒股还是炒政策,没有政策哪里来人气,又哪里来资金呢?‘
C君的一席话让A君、B君都陷入了沉思,还是D君打破了僵局:“我看,炒股炒的是大势,是经济形势。虽然2006年~2007年和2008年11月之后的股市行情是政策引发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是宏观经济形势向好造成的,股市是宏观经济形势的睛雨表嘛,宏观经济向好,这股市焉有不涨之理?”
D君的话让气氛活跃起来,E君说:“我同意D君的见解,不过我认为炒股炒的是业绩,因为宏观经济形势向好要具体体现在微观经济的改善上,具体反映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绩优股回报率高才能炒得起来。像方科这样的股票,复权来看,从2006年~2007年,最高涨了1481.23%, 这说明股票有业绩支撑才能炒得起来。”
F君立即反驳说:“不对!炒股炒的是题材。你们看,很多ST的股票被借壳之前都是一字板,拿最近的*ST九发来说,从2008年10月30日的最低1.76元涨到2009年7月8日的9.26元,涨了426%,原本没有业绩支撑的绩差股、亏损股能翻这么多倍,凭什么?不就是因为题材嘛?”
G君说:“各位说了这么多,我可不管,我炒股只炒技术。有题材也好,有政策也好,有资金也罢,在K线和成交量上都能反应出来,指标发出买入信号我就买入,发出卖出信号我就卖出..”。
H君是经济学博士,他不等G君说完就打断他说:“不错, 技术分析在一定时期是有效的,但是技术指标有时会钝化,超跌了可以再超跌,超买了可以再超买,像2006年~2007年这样的大牛市,很多技术指标都钝化了,按照你的说法,那就踏空了很大一段其实依我看,炒股还是炒的“供求’ 二字。股票是商品,不能不受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的制约。供大于求,股价就跌;供小于求,股价就涨。为什么 大家闻大小非就色变?因为供给一下增加太多了,股价就跌了。”
H君说完,大家又陷入了沉思,主持人看坐在一旁的1君一直不发一言,于是问1君:“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有何高见呢?”
I君沉吟了一下,说道:“炒股究竟炒的是什么?资金,人气,政策,形势,业绩,题材,技术,供求?都是,又都不是。”
众人一听睁大了眼睛,不解的看着I君,A君笑着说:“你不会说炒股炒的是艺术吧!”
I君接着说:“其实大家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但是都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如果把各位的观点综合起来,就明白炒股炒的是什么了。炒股看似简单,一买一卖,其实充满哲学,充满矛盾,充满辩证法。股市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这涨跌就是矛盾,多空双方也是一对矛盾。正如刚才大家所说的,资金的多少、人气的聚散、政策的利弊、形势的好坏、业绩的优劣、题材的深浅、技术指标的高低、供求关系的紧松,都是矛盾。只不过在此时这一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彼时那一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表现出来就是有时资金不足、人气不够、题材缺乏、供求紧张。当矛盾统一,达到平衡,股市就呈现盘整态势,当平衡被打破,则会向力量强的一方转化,从而使股价下跌或者上涨。当力量强的一方能量释放完毕,矛盾也即转化,开始新的平衡及打破平衡。所以这矛盾的运动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哲学。”
一席话说得众人豁然开朗,A君一拍脑门道:“这么说,炒股炒的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