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定分数法一节中,采用11%的风险比例就可能导致系统的永久停止(图4.10);而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的是变动比例法,风险比例数值可能更高(图4.22),而且我相信应该有人这么做过。
但如果继续提高风险比例数值,比如提高到20%,系统就可能停止交易。这种情况下,系统停止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只要看看图4.23中的最终剩余资金就明白了。
可以看出,如果采用固定分数法,不是所有的风险比例都可以进行交易,风险比例过低会导致可用资金失效。图4.12说明,3.75%是不至于使系统停止的最低风险比例。
而如果采用变动比例法,这一底限可能更低,因为股市总归有波动小的时候,而这时即便使用较少的资金也同样可以进行交易。图4.24就是用尽可能小的风险比例操作后得到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交易结果为什么会上下浮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图4.25中的情况,刚好它设定的波动上限为2%。
从图4.25可知,在第一笔交易中,5天的平均波动值为924.99欧元,初始资金为50000欧元,波动上限为2%,也就是说其允许的波动资金为1000欧元,买进的合约数即为:
从这时起,股市的实际波动幅度始终大于设定的最大幅度2%,而第一次交易之后的总资金为50642.5欧元,2%即为1012.85欧元,也是允许范围内的最大波动资金。只有当资金下降到932.498欧元时,才可能买进1份合约,尽管交易是亏损的。然后股市的波动幅度再次增加,交易再次停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测试,得到以下6种结果,其中每种方法的前-种和后一种情况在收益率方面都具有相似的表现。
图4.26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却得到了非常接近的结果。同时包含每种交易的最大回撤。
可以发现,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固定比例法时的回撤率更小一些。另外显而易见的是,当风险较小时,采用变动比例法得到的结果要略好一些。建议描绘一只股票变化的走势图,固定分数法、固定比例法和变动比例法各一个。
图4.27描绘的是采用固定分数法,最终收益随f值增加的变化情况;图4.28是采用固定比例法,资金随0值增加而变化的走势图;图4.29是采用变动比例法,资金随最大变动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我们可以发现,这三条曲线有明显的区别:
图4.27中的曲线,最初一段是平的,因为这时的风险很小,不足以启动交易系统;然后可以看到,随着风险的增加,资金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直到风险比例增加到10%左右,收益最大,然后系统退出交易。
让我们再回到图4.5,其中的曲线就有规律性,与图4.27中的曲线毫无相似之处,即便它们采用了相同的资金管理方法。图4.5中的曲线未考虑市场的限制,而图4.27中考虑了一切因素,从对合约数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到保证金设置的界限。图4.5 中显示,23.4%是可以使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比例。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超过10%的风险比例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因为在最初的几次亏损交易之后,系统所剩的资金甚至还不够买进1份合约(在这里我们不考虑小合约期货)。
然而,图4.28中的曲线描绘的是采用固定比例法之后资金的表现。在交易的最初阶段,曲线几乎呈垂直上升的趋势(正如大家所知,o值越低,系统的风险就越大,这让我们想起了0值为625的测试)。然后因为对合约结果的四舍五入,曲线呈现缓慢且持续的下降趋势。我建议那些担心收益骤然下跌的交易者们采用这种资金管理方法,但尤其需要警惕最初一段时期的变化情况,或者说当保证金可以允许操作1份合约继续交易,而资金已经下降到低于初始资金的情况。
使用这种方法可能获取的最大收益要比其他两种方法略低一些,但也没有相差太多。
最后我们来看图4.29,图中的曲线是由在股市变动基础上的资金波动设定的极限值得到的,这里的股市变动是由近5天真实波动范围的平均值得到的。
在这条曲线中,最大收益所对应的风险比例附近的曲线也非常杂乱无章,而与固定分数法不同的是,这一情况中资金的下降是温和而缓慢的,与经典的“高斯曲线”类似。这或许可以扭转交易者的命运,因为在采用固定分数法的交易中,如果超过了某一界限,就没有任何补救办法。显而易见,不管是采用固定分数法,还是变动比例法,都有一个风险比例极限值,一旦超过了这一极限值,交易就一定是亏损的。这一数值并不会达到100%,甚至远远达不到50%。而固定比例法也存在一个远低于△值的极限值,但这一范围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