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比价先行
在哲学里,有关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论证: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升华。而在股市中,成交量和价格的关系也可以套用这句话,即量是价的基础,价是量的结果。两者的关系决定了一句股市格言:量比价先行。
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2006年8月、9月,宝钢股份在股价尚未启动的时候,已经在积极地放量了。而后,宝钢股份拉开了强劲的上升行情(见图)。
2006年3月,华兰生物成交先行放大,股价之后才启动上涨行情(见图)。
2006年6月,大族激光成交量已经明显萎缩,而股价在之后的7月份才开始下跌。
从以上不难看出,股价和成交量的关系呈现出成交量先变化而后才是股价发生变化,即量比价先行。其实,我们经过研究发现,一个完整波段的量价关系。
从上面可以看出量比价先行的重要规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呢?因为,决定股市涨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股市的供求关系,或者说买方与卖方的实力对比关系。
在第一阶段,股价下跌末期,已经有先知先觉的股民和实力资金机构认为股价已经被低估,为获得充分的筹码开始逐步吸纳建仓,随着买盘力量的增加,股价止跌。
在第二阶段,随着股价的止跌,市场的人气得到进一步回升,主力机构此时也追加仓位,广大中小投资者纷纷蝉拥而全,股价被强大的买盘继续推高。
在第三阶段,已经获利的机构和精明投资者,意识到股价已有潜在风险,开始缩减仓位或撤离,但由于广大散户的继续大量浦进.股价仍然持续上涨。由于散户的力量较小和无纪律性,股价开始滞涨。
在第四阶段,主要的获利盘已经基本撤离,加上部分散户无利可图,开始蜂拥卖出,并且引发恐慌盘,股价加速下跌。
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规律。英力特2007年6~11月的一个完整波段的走势图。从该图可以看出,在这个完整波段的走势中,基本反映了量比价先行的规律。
以上四个阶段就构成了一个波段的量价关系演变情况。一个波段完成,下一个波段继续重复这个基本规律。
可能很多投资者会说,我们发现了不少与该规律不符的地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选定范围不是波段。量比价先行应用的范围至少是波段范围。本书的重点就是研究波段的运行规律,进而提出有实用价值的投资建议。比如我们用肉眼看事物,我们能够看到的正常范围是已经限定了的。如果是看蚂蚁每只脚上有几个脚趾,则很难判定,需要显微镜。而如果你想看到整个北京市的面貌,也很难办,要站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俯瞰。以此类推,如果你做超级短线要使用这样的规律,则量价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非常难以判断。虽然可以用一分钟K线图这个“显微镜”看出波段的走势,但对于超级短线来说,用液段原理指导超级短线交易是冬行夏令。超级短线有超级短线的操作方法,本书另有论述。该规律非常合适研判更长期的趋势。因为大趋势也可以被看做一个特大的波段。
第二,将四个阶段的特点对错了号。
第三,量比价先行中的四个波段是一般规律。也就是说,正常的市场因素只是改变四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如果遇到特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则有的阶段会直接缩短成瞬间,表现为几乎没有该阶段,或者跳跃式发展。比如,股价刚刚要发展到第三阶段,即量减价涨;但上市公司突然报喜说遇到了千载难逢的特大利好,则第三阶段就编短成瞬间,实际上会继续沿着第二阶段运行,就是量增价涨。
根据以上原则,可以派生出如下规律:
如果一个波段的成交量比上一个波段的成交量高,则说明下一个上升波段值得期待。
如果一个波段的成交量比上一个波段的成交量低,则说明下一个波段下跌概率较大。
铜陵有色的成交量一波比一波高,则股价持续稳步上扬。越是相对温和地放大,股价持续越久。突然的暴量,容易使行情加速、完结或停滞。
中大股份成交逐波萎缩,则股价不断下沉。
在实战中,投资者应该准确把握波段中四个阶段的量价特点,以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和出局点,最大化地获取收益和规避风险。量比价先行是技术分析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波段投资者最需要掌握的投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