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验数据,各实验所形成的价格都与证券基本价值有一定的偏离。但不同的信息结构下,实验产生的价格偏离存在差异。
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实验1.2和6.1中,成交价格大多高于理论预测的均衡价格,这表明交易者在共同信息条件下没有形成一致的预期,他们解决具体决策问题的方法与理性预期理论预测的并不相同。借鉴张圣平(2002) 提出的资产价格形成的逻辑过程(图4一14),我们可以得出,在信息完全对称的证券市场中,交易者预期的差异性可能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交易者具备了不同的先验信念(Prior Belief);第二,交易者存在认知偏差( Cognitive Bias);第三,交易者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在异质性先验信念、认知偏差和风险偏好的制约下,即使交易者拥有相同的信息集,也未能形成一致的预期,从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
资料来源张维等: 《资产价格泡沫研究综述:基于行为金融何计算实验方法的视角》,载《金融研究》,2009 (8)。
比较实验1.2和6.1,我们发现,实验1.2产生的价格泡沫要略大于实验6.1 ( 前者的MAD为3.1, MRD为0.26, RMSE为3.1;后者的MAD为1.5, MRD为0.208, RMSE为1. 975)。从整体看,引入多周期和卖空机制- -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泡沫的生成,使价格趋于向基本价值回归。但仔细观察实验6.1在各周期形成的价格会发现:在第1、2周期价格还没有偏离基本价值,但在第3周期价格突然出现偏离,并且偏离程度在第4、5、6周期继续放大,直到第7周期才趋于收窄,并在临近实验结束时价格逐渐趋于接近基本价值。比较而言,实验6.1在第7周期所产生的最大的价格泡沫(MAD为4, MRD为0.4)要远大于实验1.2中的价格泡沫。所以,多周期和卖空机制在为实验参与者提供体现买卖诉求和根据交易结果及时调整预期这-保障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另一种收益形式,即通过创造证券价格与基本价值的偏差而获取低买高卖的资本利得收益。而参与者对这种收益的追求无疑会加剧市场价格泡沫的产生。这也是为什么实验6. 1中几个周期形成的价格泡沫大于实验1.2的原因。而随着实验结束的临近,创造价格偏差、获取资本利得收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价格泡沫也就逐渐减小了。
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第2、3、4、5组实验和实验6.2、6.3中,我们也观察到,无论是内幕交易者还是非内幕交易者,其价格预期并不是完全基于其拥有的信息量的理性预期。例如,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中非内幕交易者只知道证券真实价值是4或20,但两组实验中第一个报出超过4元价格的参与者都是非内幕交易者(价格分别是:实验2.1: 4.5元;实验2.2: 4.5 元;实验3. 1:4.5元;实验3.2: 5元)。在第四组和第五组实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实验4.1和5.2第一个报出高于4和低于20的报价者也是非内幕交易者)。而在实验6.2、6.3中,也出现了内幕交易者的报价与其理性预期相悖的现象。
结论如下:
(1)在所有的信息环境中,市场都出现了价格泡沫。由于交易者存在的不同的先验信念、认知偏差和不同的风险偏好,预期并不是完全基于其拥有的信息量的理性预期,共同的信息也不足以形成共同的预期,市场价格会偏离理性预期理论预测的均衡价格。
(2) 卖空机制可以保障价格看跌者的意愿体现,使市场价格更全面的反映各类参与者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理性预期价格的形成。但当它与多周期交易结合时会促进参与者对资本利得收益的追求而造成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偏离。
(3)多周期机制使得参与者可以根据交易结果及时调整价格预期,但这同样会促进参与者对资本利得收益的追求而造成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偏离。因为实验中证券可以为参与人带来收益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持有证券获得的分红;二是通过低买高卖获得的价差收入,即资本利得收益。有关红利分布的信息是参与人拥有的共同知识,也是决定证券理性预期基础价值的全部信息因素。这时,如果参与者对成交信息不知情,也没有后期调整预期的可能,就增加了其“低买高卖”在操作上的困难性,迫使其更加关注于分红收入,而不是价差收入,市场价格就会更为接近基础价值。而如果参与者可以利用多周期创造价格与基本价值的偏离,进而获得价差收益,就会大大降低其对红利收入的关注度,其价格预期就不会是完全基于拥有信息所做出的理性预期,形成的市场价格也会较大的偏离基础价值。关于这个结论,本书设计了一个与实验6.1基本相同的对照实验来验证,唯一的区别是后者中参与者不知道本实验共有几个周期,也就是对于参与者而言,实验随时有可能终止。对照实验基本上没有出现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泡沫现象,市场信息的有效程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