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影响股市最大的两件事,无疑是疫情和央妈放水。
先是突如而来的疫情袭击了世界,全球股市出现崩盘式下跌,恐慌气息蔓延全球。
随后各国央妈先后祭出前所未有的放水力度,力挽狂澜,救股市于崩溃之时。全球主要股市纷纷回到疫情前夕,甚至创出了新高。
事到如今,这两件事开始出现重大转折。
昨天,我国表示11或12月份普通人就能打上疫苗,说明疫苗研制具有实操可行性,且进展很是顺利。
国外进展虽然迟于我们,如今有了我国成功的先例,他们研发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何况我国承诺过疫苗要支援全球。
疫苗的落地,宣告全球疫情威胁进入倒计时。
如今疫情退出已经基本实锤,全球资本都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是不是要逐步退出了?
尤其是美国,美联储无底线放水是支撑全球股市繁荣的关键要素之一。
昨晚,美联储会议给出他的答案:宽松依旧,低利率将延续到2023年。
不过,对于美联储的话,我们不仅要听他说什么,更要看他怎么干。
下图是美联储的总资产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六月之后资产总量是下行的,说明美联储放水行为已经开始收敛。
资本市场对美联储的话显然也不认账,昨晚纳指跌了1.2%,今天纳指100期指一度又跌了2%。
即使美联储不收紧放水力度,确定的是美联储不会再放大放水力度,这足以摧毁投资者继续推高股价的信心。
放水力度的退却,首先冲击的是高估值的个股,比如科技股,这就是纳指为何跌幅高于道指的缘故。
接下来,美股的走势或许会跟7月以来A股走势大致相同,就是进入宽幅震荡。
.....
美股的宽幅震荡,对A股的冲击,大致会沿两条路径演进:
1、美股时不时的暴跌,会不断对A股的整体运行造成扰动;
2、美股热度下降,会导致全球资本对风险资产配置比例的下滑,进而冲击A股外资盘踞且估值高企的优质股。
比如海天味业。之前市场敢给他peg=5的超高估值,外资因素是功不可没。毕竟国外是低利率,对于外资来说,像海天这种业绩高确定的个股,高估值是可以忍受的。
但若外资退潮,对内资来说,那这么高估值的溢价将是不可承受之痛。
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对于高溢价的个股,尤其食品饮料和医药中成长性一般的,要敬而远之。
当然,你愿意拿上五年十年,那可以直接忽视。
......
接下来,机会更确定的,我认为还是周期股和景气度高的科技股。
科技股近期表现活跃,比如锂电池和光伏一线股上涨10%+以上的不在少数。背后的逻辑我之前都讲过,就不赘述了。
周期股近期走的并不顺,除了汽车板块创出新高,其他多是轮动为主。
但确定的是,经济数据正在不断走高,人民币汇率也在不断走高。
这种基本面和股价日益严重的背离,跟当下市场情绪的低迷有关,但迟早会反应在盘面上的。一旦反应,或会是爆发性的补涨。
昨天很多辰友,问何为周期股。
周期股,就是紧跟经济景气度波动的个股。涉及面甚广,比如上游的有色、钢铁、煤炭,中游的化工、工程机械、装饰用材、下游的家居、家电和汽车,以及大金融和航空等。
我之前概括过,可重点关注:家居为首的竣工产业链,保险为首的大金融,零部件为首的汽车产业链,机场为首的航空股。
不过,周期股标的比较分散,同时多为轮动为主,交易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最笨的方式,就是盯着券商的企稳机会。周期股若有行情,券商自然差不了。
......
今天行情是盘中看的很刺激,来回折腾的好几轮;结果很是无聊,也就是0.1%级别的震荡。
若天天盯盘、喜欢频繁交易、渴望时刻盈利的朋友,估计会被折腾死了,而这种磨人行情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筑底的过程,原本就是磨人的过程。把人磨的没脾气,愤而离开市场,这样主力们才能获得尽可能多廉价筹码。
所以当下一大要事,就是要保住心气。切莫频繁交易,吃力不讨好,还把自己心气磨没了,结果倒在黎明前。
炒股就跟出海打渔一样。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就多劳作点;若是天气不好,那就多在避风港里休息,有空多研究研究捕鱼技术。
这样进退有方,不仅人轻松了,而最终捕获的鱼只会多不会少。
股市不奖励苦劳者,而奖励善捕者。
主线板块:
稳健的:大金融、旧基建,类消费;
弹性的:新基建、券商、消费电子、锂电池、半导体、物联网、传媒。
就这。